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2025年成都种业总产值要达150亿元

2024-10-31 15:14:18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讯(王金鹏) 近年来,成都市将种业振兴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任务来抓,不断强化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全面落实种质资源保护属地责任,建好建强种业园区和基地,培育壮大种业企业,为支撑成都市2100万人口粮食需求、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围绕实施现代种业建圈强链行动,成都把种业作为基础核心产业来培育,目前已建成西南最大的育种科研基地。到2025年,成都力争实现种业产值150亿元,加快建设成为全国现代种业高地。

20241031152242505-35-516c0.jpeg

天府现代种业园鸟瞰图

10月24日,成都市召开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将进一步强化园区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主战场”“主引擎”作用,突出专业化、特色化方向,以园区“一子落”带动经济“全盘活”。

作为国家首批布局西南唯一的国家级种业园区、四川省“1+1+N”现代种业发展核心园区,天府现代种业园正是成都市现代种业“主引擎”的生动呈现。以“川种振兴”为使命,天府种业园推进全产业链规划布局,构建“种源保护利用—商业研发转化—产品规模生产—价值延伸融合”的全产业链。

出台了《成都市“十四五”现代种业发展规划》,组建成立了注册资金5亿元的成都种业集团,成渝联建成立西南首支1.5亿元天府种业产业基金,加大创新和转化应用。今年初,成都市还对外公布15条支持种业发展项目的政策,覆盖种业链条方方面面,最高支持资金可达1000万元。

成都将现代种业纳入全市20个重点产业链之中,目前正以天府现代种业园区和中国南方蔬菜种业创新中心总部区“双核”为驱动,以成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新津天府农博园、蒲江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等多点为支撑,健全完善“核心+基地+网络”科创体系,加快构建种业发展格局。

目前,成都已拥有1个国家级制种大县和1个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县,天府现代种业园、成都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等一批建设水平较高的科研育种基地,现有农作物制(繁)种基地77个,基地面积30万亩;全市农作物种子(种苗)持证企业数量已发展到120余家,每年全省约1/3的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品种审定试验在成都开展。2023年全市种子企业主要农作物年生产量4000余万公斤,有力保障了成都农业用种安全。

未来,成都市将加快构建完善种质资源保护、种业科技创新、特色良种繁育、优势企业集聚等“六位一体”的现代种业全产业链体系。计划到2025年,成都市将基本建成市场化、标准化、创新化、都市化、高质量发展的现代种业体系,培育大型“育繁推”农作物种业龙头企业1—2家,同时提升畜禽、水产种业发展水平,实现种业总产值150亿元。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曹世兰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