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5 09:22:53
近日,走进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科技示范基地——位于山东莱西市院上镇的山东艾泽福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揭秘食用菌的全自动化生产。
在菌菇实验棚内,七层铁架上整齐摆放着菌包,菌包扎孔中长出了一簇簇圆润饱满的菌菇。点击棚外的操控设备,棚内便可自动开启温度、湿度等的调节。在这里,不仅菌菇的生长环境实现全自动控制,菌包菌种的制作也实现了全智能化。
自动化恒温大棚全年不间断产菇
在平菇实验棚内,温度基本在13℃-15℃左右。菌包整齐地摆放在七层铁架上,平菇从菌包扎孔中破袋而出。山东艾泽福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鹏程介绍,平菇生长需要水分,但水分子太大又会影响其生长。如何实现自动化浇水呢?刘鹏程指了指棚顶。
在大棚顶部,配备了喷淋管,还有灯带、冷气管等。这些实验棚全部是恒温、恒湿、自动化控制。喷淋管喷出的水分子很细,可以增加菇的含水量;灯带的作用是模拟光照;冷气管让全棚温度更均匀;还有可以自动打开的通风窗……
这些冷气和水分是从哪里来的?走到实验棚最深处,两个正在运作的冷气设备一头连接着棚顶的冷气通风管道,一头连接一个绿色的大铁罐。铁罐里储存着水,冷气就是由这里面的水转换而来,喷淋管的水分也来自于此。这些设备全部由实验棚外的一个电子屏幕控制。电子屏幕设置了恒定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如果想调整温度、喷淋、新风等,不需要进棚,站在棚外点击屏幕就可以设置。
实验棚的菇多种多样,有平菇、香菇、猴头菇等。这些菇产量很大,如平菇,每7天就能长出来一茬,每个实验棚有9600个菌包,一个棚一茬能产1万斤。菌包每半年更换一次,成本价在每棒1.8元至2元,蘑菇则能卖到4元至5元一斤。大棚种植能实现一年四季不间断生产,利润十分可观。
全自动化生产节约八成劳动力
刘鹏程介绍,工厂年产3000万包菌棒,以前要用400人以上,现在只用了70人,设备设施的智能化节约了80%以上的人工。
走进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小山丘般的木屑堆。传送带将这些木屑传送到筛选机,自动筛选过滤掉不合格的木头原料。筛选出来的木屑直接到装包车间。
在装包车间,机器里“蹦”出来一个个用塑料袋扎紧的菌包,由传送带继续向前运输,只有3个工人站在传送带前进行检查。这套全自动化生产系统,一天能产7万包菌包。而在以前,人工套袋扎口十分麻烦,同样的产量则需要60余人,如今只需要3人检查质量。
传送到最后,自动化装架机将一组菌包一层层摆放到铁架上。装满后,工作人员开着叉车将铁架叉走。再由刺孔机给菌包扎眼,并将菌种放置到孔里。这就是在实验棚看到的菌菇培养基的原型。
在搬到实验棚前,菌棒需要先在培养间培育90天,在前培养间培育一个月,在后培养间培育两个月。培养间完全是自动化体系。
据了解,山东艾泽福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力推广运用食用菌循环生产技术,收集农作物秸秆、废旧果木,经过粉碎、预湿、发酵等环节加工制成菌包基质原料,出菇后的废旧菌包还可再堆肥、还田,年循环利用废弃果木达6万余吨、消化小麦、玉米秸秆3000吨。
带动农户人均年增收1.5万元
食用菌种植投入少、时间灵活、技术门槛低、进入退出便捷。莱西市推出“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等发展模式,引导农户通过庭院经济、林下种植、订单种植等多种方式发展设施食用菌种植,全市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约130万平方米,农户人均年增收1.5万元。
刘鹏程介绍,“现在周边和我们合作的农户有50余户,他们利用闲置的房屋,从我们这里购买菌棒,回去自己种植,可以自己售卖或者我们统一收购销售。他们只种春秋两季,一年也能增收1.5万元。”
艾泽福吉落户院上镇后,通过当地共富公司统筹,与有合作意向的农民签订合同,公司提供菌棒和技术培训,帮助农户将原本闲置的农家庭院改造为菌菇房,出菇后统一购销,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自2023年3月开始探索该模式,目前已与周边50多个农户达成合作,实现了“庭院就业”“早晚”致富。
艾泽福吉公司每年会开展2至3次种植技术培训,并在种植期内对农户进行“点对点辅导”。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将食用菌生产风险最大的菌种装包、预培养等环境全部交由企业利用现代设施设备进行控制,有效提升了食用菌种植的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