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陕西榆林市绥德县枣林坪镇: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2024-05-17 09:34:10    ​张丹 王辉

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近日,走进绥德县枣林坪镇,处处是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绿色已成为枣林坪镇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林下特色经济让群众吃上“生态饭”

“林下养的土鸡肉质鲜美、紧实,蛋也是纯生态蛋,平均每斤售价12元,在市场上很是抢手。”枣后坪村村民郝继武说。日前,该村又新引进扬州鹅苗2000羽,由扬州援疆优品农产品商贸有限公司作为试验推广品种免费赠予,预计4个月出栏后由供苗方以一羽120元的价格收购,一年能养两茬,预计能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后期会逐步扩大养殖规模。

近年来,该镇利用枣林资源丰富的区位优势,在发展红枣产业的同时,充分利用林业资源和产业优势,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因村施策、因地制宜,积极盘活庭院、林地等资源,发展特色林下产业。目前,在枣后坪、前阳山等村新建了村集体林下生态养鸡场2个,占地600平方米,蛋鸡存栏1600多只。在西河驿村林下套种沙地红薯13亩多,亩产3300斤。在金水湾、新张山等村坡洼枣林地种植中药材1700亩、68000株,有效改善枣林病虫害严重问题。在红枣高标准示范园内套种红葱160亩,亩产3500余斤,每亩收入6000元左右,可带动区域群众增收近100万元。

红枣低产改造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柳选一号’新品种不愁销路,价格也比往年高了许多,2023年,仅新品种红枣收入就有15万元。”金水湾村红枣改良种植大户鱼彦荣说。

近年来,枣林坪镇以红枣低效林改造为契机,大力推动沿黄高标准红枣示范园建设。在沿黄各村实施低效林改造1500余亩,通过降低树冠,减少树枝,有效改善枣树通风光照,大幅降低病虫害发生率,红枣的质量和产量稳步提升。同时,为巩固提升改造成效,该镇为农户争取3年的后期管护补贴,并定期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在红枣生长的各个环节现场指导,规范红枣树体修剪、施肥旋田、病虫害防控等技术,提高枣农科学管理枣园的信心,也为提升红枣产量品质及节本增效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红枣次生区和撂荒枣林地试验嫁接酸枣380亩,嫁接2年以上的酸枣树亩均产量600斤,试验嫁接农户户均增收4000元,已探索出一条红枣酸枣协同发展、相互补充的产业发展新路径。

“增绿护绿”筑牢沿黄生态屏障

今年,为促进该镇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干流沿线重要生态节点建设在该镇金水湾村,境内沟壑纵横、石壁千仞,素有“胶泥夹石泡,石山戴土帽”之称,是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但增绿护绿难度大。项目实施采用垒石坑的方式,增加土壤的蓄水保墒,提高苗木成活率。根据项目区的环境特点及土壤条件,选择效益较好的经济林及生态防护功能较强的混交林,造林面积2700亩,栽植的苗木有白皮松、侧柏、黄刺玫、山桃等13万株。通过多样化的树种选择及配置,有效提高植被的稳定性和林木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此项目的实施,促进沿黄区域形成连续完整、结构稳定、功能完备的沿黄防护林体系,可以有效地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起到蓄存降水,补充地表和地下水以及净化空气的作用。如今,山坡披绿、草木蓬勃、黄河水清澈流淌,绿色生态的美丽画卷正在这里铺开。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张慧慧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