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2 10:03:13
当一粒种子悄然萌发,它承载着改变世界的可能;当技术轻舞飞扬,它编织着创造奇迹的梦想。从2010年至今,中国·四川(彭州)蔬菜博览会已经成功举办13届,“科技创新”正是菜博会影响力和生命力之所在。
11月22日至26日,第十三届中国·四川(彭州)蔬菜博览会在彭州市天府蔬香现代农业产业园举行。期间,将举办一系列展览展示、商贸合作、产销对接、行业研讨、农旅消费等活动。将围绕“降本增效、蔬式出圈”为目标,以“专业会展+永不落幕的蔬式生活季”为思路,以“好蔬菜,从彭州出发”为理念,持续擦亮川菜金字招牌,建设中国西部菜都。
本届菜博会以“天府粮仓,智创菜博,彭派山水,蔬式生活”为主题,其中的科技元素引人注目。设立“菜立方”蔬菜全产业链展、蔬菜种业科研创新示范展、蔬菜现代设施农业大棚展、新品种大田地展、高标农田景观展、数智菜博云端展6大板块,集中展示蔬菜产业链上下游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新项目,展突出智慧农业在蔬菜产业中的应用。
科技创新赋能 “智慧”种菜更加高效
蔬菜行业用工难如何解决?蔬菜生产成本高昂如何降低?自动化生产设备如何高效运行?……
这些问题在本届菜博会上都能找到相应的答案,“科技感”是今年菜博会上的一大特色,无论是“菜立方”、蔬菜现代设施农业大棚、蔬菜种业科研创新示范展,还是数智菜博云端展等,都瞄准科技赋能,集中展示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场景。
“菜立方”蔬菜全产业链展,集中展示蔬菜种植的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集研发创新、学术交流、展览展示为一体。“正如其名,‘菜立方’将农业生产大幅度向三维空间拓展。”本届菜博会的不少参展商表示,“菜立方”的每个“立方”都是集成化的种菜场景,既可提供给企业研究与展示,也可为城乡居民家庭提供个性化的种菜方案,充分体现了农业科技再造都市新生活。
在中国南方种业创新中心,我们能看到蔬菜种业发展格局、园区规划、未来发展愿景,重点体现了成都现代农业产业的使命担当。在菜博空间主题馆,数智农业管理平台结合场景化打造,实时展示彭州川芎全产业链数字化管理项目、彭州市智慧稻米项目、彭州市“区块链+莴笋”质量追溯项目和发布“中国·濛阳莴笋、大蒜田头价格指数”,彰显彭州市科技赋能产业发展新成果。
近几年,随着5G智慧大棚管理、番茄AI种植模式、农业区块链技术应用等种植技术不断深化发展,越来越多的种菜户因此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打破种植业发展的基本模式,开拓创新出了一条崭新的农业之路。
科技与农业的完美融合,为菜博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相比往届,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领先水平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成果琳琅满目,为“科技菜博”写下生动注脚,让人们可以在此一窥未来农业的无限潜力。
现代科技赋能“农业”产业全链升级
此次参会单位的规模、质量和行业代表性水平较高。本届菜博会吸引了国内外龙头企业、种植养植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展示展销,广泛邀请行业专家、学者、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专业经销商、采购商、渠道商参观洽谈。为企业提供了一个介绍展示新品种的平台,也为生产一线种植基地、农户提供了一个与种企直接交流的机会。
菜博会上,除了气雾栽培、鱼菜共生、潮汐式栽培、立体循环式种植等全新蔬菜种植模式,展馆内还展示了各种应用到日常蔬菜种植的新技术、新手段。空中管道栽培、苗床式栽培、转动式水培、墙体栽培等造型各异的栽培方式,生动展示了农业科技对蔬菜产业的巨大推动作用。
本次菜博会,不仅是一场蔬菜全产业链的博览会,也是彭州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展示会;不仅是彭州聚力“三产融合”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推进会,也是彭州促进城乡融合、打造共富田园的动员会。
近年来,彭州市在全面打造“立体山水 彭派之城”的新征程中,加快现代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从“四链融合”“三产融合”“数实融合”等多维度推动农业产业全链升级。建强农业基础链,持续发力种业创新、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等主攻方向,示范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提升农业附加值,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现代农业产业链。
针对天府蔬香农业产业园等园区,实施“立园满园”行动,推动园区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实现园区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拓展农业功能链,深入挖掘利用彭州农业在文化、科教、研学、美食、旅游、运动、康养等方面的潜在价值,高质量发展农业会展、亲子研学、民宿康养和创意农业等融合经济,一三产业互动共享,打造农文商旅跨界融合新IP。
配套先进要素链,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产业中的集成应用,加快建设彭州市智慧蓉城农业农村分中心。推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智慧化提档升级,推进“区块链+莴笋”“智慧稻米”“川芎数字化产业园”等农业信息化项目落地,积极发展大数据农业、农村电商、智慧农业等新型模式。
科技力量抓好“菜篮子”保供不断档
本届菜博会上,除了展出新奇的蔬菜品种,一些前沿栽培模式和种植技术也颇受关注。在垂直农场展区,一排排货架整齐排列,货架的每一层都栽种着不同的蔬菜。作为一种新型室内种植模式,垂直农场采用无土栽培和立体栽培方式,利用技术手段模拟作物生长所需的水、阳光、温度等生长环境,可种植叶菜、果菜、芽苗菜等,大幅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地利用率。
立体管道栽培、传动式立体轨道栽培、数字网络控制技术……因地制宜将科技创新运用到果蔬农业种植中,科技赋能“菜篮子”,蔬菜“稳增收”。彭州市自古便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粮袋子”“菜篮子”生产基地,是成都平原重要粮仓和副食品生产基地。通过持续深入打造“好种”“好田”“好粮”,提升粮经复合产业科技水平,彭州市奋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标杆。
以“1+5”特色农业(粮油+蔬菜、川芎、大蒜、食用菌、冷水鱼)为牵引,彭州建设天府蔬香农业产业园,规划面积85.42平方公里,聚焦“保粮稳菜”核心功能,依托蔬菜和川芎两大特色优势,按照“一园三组团”进行产业互补支撑,主攻蔬菜产业、川芎(中药材)产业、现代设施农业,奋力建设中国西部最具有影响力的蔬菜全产业链集群和保供基地。
园区以建设“四中心三示范两提升一环线”为抓手,全力打造100亿级“蔬菜+”集群,建设有天府蔬菜种苗繁育中心、中国南方蔬菜种业创新中心等多个种业机构,提升了彭州蔬菜种业的科研、生产能力,有效辐射带动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蔬菜产业品种结构优化,保障全国粮食安全。四川雨润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是国家级蔬菜市场,也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这里每天供应蔬菜、水果超万吨,合计年交易量800万吨,年交易额600亿元,已经成为西部地区保供稳价、带动农民增收的中坚力量。
在此基础上,彭州市加快推动“天府粮仓”数字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完善农业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搭建农业生产经营等大数据平台,推动北斗导航等现代技术的应用,并联合省内高校院所,建立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等数字化体系,打造形成农田标准化、土地股份化、生产规模化、品种优质化、全程机械化、主体职业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品牌化、管理数字化、效益多元化“十化同步”的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保供基地。(王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