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秦巴山区留守儿童有了“爱心妈妈”

2024-11-27 15:32:01   

20241127153242670-39-ef717.jpg_scale_.jpg

20241127153301277-75-8d7ce.jpg

“宝贝,来阿姨看下你漂亮的牙齿里有没有虫儿,要记得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要吃糖,否则牙婆婆会带上虫虫偷偷钻到你牙缝里哦。”近日,在安康市汉滨区建民街道西津城小区,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游戏暨牙科知识讲座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着。

“烨烨,猜猜妈妈给你带的书包里装啥礼物?”“奥特曼”“文具用品和小绘本!”“谢谢妈妈!好漂亮呀!这比奥特曼有趣多了!”在建民街道月河新村周自焕家里,对话双方并非亲母子,而是建民街道干部“爱心妈妈”李玉琴来看望结对的“儿子”李柏烨。像这样的走访画面,在建民街道“爱心妈妈”队伍里时常上演。

“非常清晰记得,去年‘六一’刚过,我和社区居委会主任在入户走访时,一位大爷拉着我的手说,胡书记,社区啥都好,就是我孙子的作业没人辅导,您能不能在这方面帮帮我……看着老泪纵横的大爷那双期待眼神,作为支部书记,我很是心酸,当天就和主任商量如何才能真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这是长岭诚信路社区支部书记胡铭国在汉滨区基层党组织书记风采展上的话语。

据悉,长岭诚信路社区属于“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共安置了全区25个镇(街道)、192个村(社区)998户4774人的脱贫户。这种特殊性导致人员类别不一、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困境儿童占总人口近30%。面对现状,在部门关心支持下,建民街道诚信路社区开办了集课业辅导、生活帮助、学习指引为一体的儿童之家。2024年,儿童之家开办已为辖区70余名儿童提供一个安全、友好的成长环境,为110余名搬迁儿童提供社区融入、兴趣培养、心理疏导、艺术教育、亲情陪伴等服务1800余人次,打通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空白“最后一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建民街道地处城乡结合部,大多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等困境儿童居多,孩子们的教育和课业辅导令家长们揪心。

面对现状,建民街道妇联主动和学校、村(社区)联系,摸清留守儿童人数,建立了“母子连心”结对帮扶,让父母不在身边的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爱心妈妈”。目前,建民街道通过大排查大走访,在25个村(社区)排查出留守儿童、孤儿、单亲家庭等特殊情况困境儿童23名,通过自愿报名、组织审核等程序,层层筛选出23名有子女且具备一定经验的女干部,组成爱心妈妈团队。

在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中,建民街道妇联深入推进与网格中心、司法所等部门共建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暨妇女儿童“一站式”关爱服务,为留守儿童提供法律援助、投诉受理等精准维权服务。同时整合各方资源,联合医院、学校、文化、公检法司等相关部门、爱心组织、企业家以捐书、公益课堂、健康义诊、法律知识普及等寓教于乐的结对活动,为困境(留守)儿童提供关爱服务。截止目前,共开展活动10场次,入户走访28次,走访监护人24次、走访班主任6次、开展心理辅导5次、解决生活困难8件,有效弥补了困境儿童缺爱的最后一公里。

“希望通过组建‘爱心妈妈’队伍,常态化开展结对帮扶关爱活动,为单亲、留守、困境、流动儿童倾注关怀关爱,为困难家庭排忧解难,让在外务工的家长安心、放心、舒心。”建民街道党工委书记邓相军表示,“下一步,建民街道将不定期组织爱心妈妈专题培训、以会带训等形式强化赋能培训,将帮扶活动纳入‘三亮三评三运用’绩效考核,不断提升爱心妈妈队伍综合服务素养,提高帮扶困境儿童的服务质量,助推此项工作走深走实。”

通讯员  胡雪丽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王革委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