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2 14:12:17
调配、罐装、包装、检验……走进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安德镇“中国川菜产业化功能园区”内的郫县豆瓣生产车间,只见装满豆瓣酱的窖池整齐排列,工人们开着翻搅机,浓浓的香味扑面而来。郫都区,这片古蜀文明的发源地,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了川菜之魂“郫县豆瓣”。
截至今年,成都市郫都区使用郫县豆瓣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71家生产企业,年生产总量已超过100万吨,年销量超亿瓶,直接解决就业人员数量10000余人,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解决就业人员数量5000余人。
郫都区创新建设运营全国首个以地方菜系命名的产业园区——中国川菜产业城,推动川菜之魂“郫县豆瓣”品牌价值超过661亿元,获评“中国川菜产业化食品加工基地”等诸多荣誉。近年来,郫都区围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深入探索,打破行政区划边界,规划建设乡村振兴“一廊八片”示范,重点打造汉康乡村振兴示范走廊,推动实现城乡产业协同发展。
“策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我今年种植了160亩韭黄,每亩地有200元的补贴。”从事蔬菜种植的李静满面笑容地说:“政府大力鼓励我们种植韭黄,还发放了奖补资金,我种蔬菜的信心愈发充足了。
在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郫都丰收季暨天府水源地公用品牌推介会上,郫都区发布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产业发展28条支持政策。支持政策适用范围包含郫都区内农业生产、农事服务、农产品初加工、农产品出口等环节,农业科技创新应用、新产业新业态培育、人才下乡兴村、农产品品牌打造等围绕构建农业产业链的相关项目。
同时,新支持政策扩大了支持范围,新增了对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发展粮食、蔬菜生产基地,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运营,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优先使用国有资产、农业品牌形象宣传推广、扩大特色农产品保险覆盖等方面的支持,进一步提高粮蔬种植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例如,鼓励支持低效果林、花卉苗木有序腾退恢复耕种,对恢复种粮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4000元/亩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含上级奖补资金);对服务农业生产,新(改、扩)建清洗分拣、烘干贮藏、分级包装、预冷保鲜等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环节设施设备的主体,给予新增固定资产投入总额30%的一次性补贴,按建成后50%、投产后50%兑现。
“强化”农产品品牌培育
郫县豆瓣、德源大蒜、云桥圆根萝卜、新民场生菜、唐元韭黄等地标品牌作为“天府水源地”区域公用品牌的子品牌,代表着一张张郫都名片闪耀全国乃至世界舞台,代表着郫都质量、郫都特色。近年来,郫都区大力推广“天府水源地”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鼓励并授权生产经营主体积极使用。加强郫都生菜、唐元韭黄、德源大蒜、云桥圆根萝卜等单品品牌发展,引进科研院所开展单品规范化种植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进一步提高产品规范和质量。
近年来,郫都区紧紧围绕“质量强区、品牌兴区”战略部署,深入实施品牌提升计划,认真落实“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任务,整体、系统打造“郫县豆瓣”等5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品牌化建设,积极开展地理标志保护工作,以实现高标准建设、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努力将传统特色产品行业转化为质量效益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把“土字号”变成“金名片”。
加大对农产品品牌宣传推广,加大媒体投放力度,推进郫都优质农产品进机场、上公交、上地铁,开展“1+2+N”活动,即举办1场品牌推介会、2场产销对接会、N场产品推介活动。推动优质农产品“进超市、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建立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目录,设计并制作优质农产品组合套装,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美誉度。构建网络宣传矩阵,组织美食达人、抖音博主等流量网红,以产品推广、采摘直播等方式拓展产品市场。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力度,严格查处假冒伪劣产品,维护郫都农产品良好市场形象。
“聚焦”农业特色产业园发展
在稻菜现代农业园,年产蒜薹2600吨、大蒜1万余吨,农业年产值近2亿元。在汉康乡村振兴示范走廊,蝴蝶村“农业+”项目开园仅1个月已吸引客流16.2万人次;在安德天府水源地现代农业产业园,从粮经作物育苗、种植、加工、销售及配套服务业全产业链发展初具形态。园区总产值达4.5亿元,园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万余元。
近年来,郫都区围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深入探索,打破行政区划边界,规划建设乡村振兴“一廊八片”示范,重点打造汉康乡村振兴示范走廊,推动实现城乡产业协同发展。汉康乡村振兴示范走廊全长18公里,覆盖面积70.8平方公里,串联了中国川菜产业城、成都影视城等多个核心板块,聚集了3个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当前,郫都区正按照区委决策部署,实施汉康乡村振兴示范走廊成型成势攻坚行动,以农业农村改革为切入点,四大举措绘就城乡共富共美“新画卷”。夯实粮食安全底线。探索苗木腾退土地“代耕代种”经营模式,破解土地“谁来种”“怎么种”等问题;打造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建多种形式利益链接体制机制,让农民有饭吃、有钱赚;推动建立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系统集成体系,加快形成“5+1+10+N”粮食生产布局。
培育现代乡村产业。探索“高校院所+龙头企业+特色村”融合发展机制,实施“村园联动”工程,在林盘、绿道等空间有机植入研发设计、数字文创、高端康养等新兴产业,引导三次产业资源跨界配置和多业态融合,建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做强特色产品矩阵。创新并推广“产业村长”服务乡村机制,实施良种选育、单品冠军培育行动,持续开发系列衍生品,探索“天府水源地”品牌产品推介新模式,做优郫都“土特产”文章,建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提升乡村宜居品质。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实施和美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探索推广农业共营制、集体联营制、多村合作、整镇组团、跨镇抱团等发展模式,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试点、示范带动全域建设体现公园城市特质、城乡融合优势、蜀风雅韵气质的和美乡村。(成都市郫都区宣传部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