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3 20:34:38
近日,甘肃定西传来农业领域的喜讯,西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自主研发的一系列芹菜杂交新品种在该地区试验成功。其中,“西优5号”等四个品种凭借出色的综合性状、高产量以及优质品质,深受当地市场欢迎,显示出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定西市作为甘肃省的高原夏菜核心产区,年均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80万亩以上,芹菜更是占据其中的10.16万亩,成为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在此背景下,引入并试验新品种对于提升产业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据了解,自2022年起,定西市农科院便与西安市农技中心紧密合作,引进并试验示范了多个自主选育的芹菜新品种。在过去的三年中,累计试种了17个芹菜杂交系列新品种(品系)。定西市农科院王姣敏副研究员详细介绍了试验成果:与当地主流品种相比,“西优1号”和“西优2号”的产量分别达到了每亩9051.19公斤和8957.81公斤,比“精选加州王”增产5.8%和4.7%;而“西优5号”和“西优13号”的产量更是高达每亩9704.9公斤和9184.6公斤,相较于“文图拉”品种,增产幅度分别达到13.0%和6.9%。这些新品种不仅在产量上实现突破,其优质的性状也备受赞誉,如叶片翠绿、香味浓郁、口感脆甜,完美契合当地市场需求。
西安市农技中心在芹菜育种领域的研究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近年来,该中心的研究团队不断创新,针对市场上芹菜品种单一的问题,积极开展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截至目前,团队已成功创制出多种新型雄性不育材料,并测配了200余个芹菜杂交组合。这些新品种已在西安市的高陵、阎良、周至、临潼等地,以及甘肃省的定西、张掖等地区进行了广泛试种,获得了当地农户的热烈反响,为新品种的进一步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西安市农技中心将继续深化蔬菜新品种的研发工作,加强育繁推一体化能力建设,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旨在为西安市乃至更广泛区域的种业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新优品种和技术支持。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 记者 靳民 实习记者 张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