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4 21:04:10
走进绵阳市涪城区蚕桑现代农业园,浓浓的“丝绸文化”气息扑面而来。12月4日,“万千蝶变乡村行”2024中省媒体采风活动走进绵阳市涪城区,在位于涪城区的天虹丝绸的工坊里,绣娘们正忙着刺绣,所使用的蚕丝都是来自涪城当地所产。
绣娘们正忙着刺绣
“我们通过连片流转土地等形式,全额投资新建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桑园,配套建设标准化养蚕大棚30余万平方米,培育家庭农场主500余户,带动养蚕农户近万余户。生产着超6A级的精品生丝,是LV、香奈儿等国际品牌的专属原料,产品远销海外。目前,可年生产鲜蚕茧3300余吨,生丝200余吨,年蚕桑总产值达3.5亿元。”绵阳天虹丝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薛忆介绍到。从蚕卵到丝织品,一根根丝线织出了村民的幸福路。涪城区柏林湾村通过土地流转,大规模标准化、科技化养蚕,带动周边养蚕农户致富增收。
薛忆介绍蚕桑发展情况
柏林湾村位于杨家镇中部,地处“千鹤桑田”蚕桑文化农业主题公园、绵阳工业园南区重要地带,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涪城蚕茧”的原产地。目前,柏林湾村已建成现代蚕业体验园、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四川省现代农业主题公园等,已成为绵阳城市近郊游理想目的地和热门打卡地。
蔬香体验、研学科普、休闲旅游……“蔬香绿野”农业主题公园位于涪城区丰谷镇水塘村,是涪城区三大农业主题公园之一。芦笋种植基地、五彩部落、拾光小院、花间·水塘、香樟小筑,乡愁体验区、醉美桃园观光区、丰乐蔬王产业区、丰茂芦蔬产业区、希望田野体验区等,让前来的学生感受到朴素、美丽的田园风光和农耕文化的魅力。
“蔬香绿野”农业主题公园一角
漫步在水塘村,干净整洁的柏油路伸向远方,五彩缤纷的庭院沿路分布,与竹篱笆互相映衬,庭院墙上,一幅幅以“讲文明 树新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为主题的文化墙绘吸引着游客驻足欣赏……在青山绿水的掩映下,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美丽乡村画卷。
“蔬香绿野”农业主题公园一角
“我2014年开始回乡创业种植芦笋,现种有芦笋600余亩,通过流转周边农户土地,请到合作社务工,能给当地农户一年带去2万多元的收入。”涪城区耀福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斌谈到。
在丰谷镇,像赵斌这样大面积种植芦笋的,丰谷镇一共有8家,产业规模达到2000余亩。目前,丰谷镇已成为西南片区最大的高标准芦笋规模种植示范基地,并于2019年9月成功申报“涪城芦笋”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涪城芦笋
近年来,涪城区坚持以业为基是“千万工程”的一条重要经验,“涪城芦笋”的脱颖而出是涪城坚持以业为基的一个鲜活案例。涪城区以“三品”工程为引领,实施“区域品牌+产品品牌”双品牌战略,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聚焦“涪城蚕茧”“涪城芦笋”等主导产业进行品种改良,加强川桑系列、浙丰系列芦笋、奥巴黑系列生猪等优势特色新品种研发、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做精做优一批等特色农产品品牌,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普及率达98%以上。
为牢牢抓住“产业振兴”这一关键,涪城区还通过创新“农业产业化、产业园区化、园区公园化”发展路径,系统构建以现代都市农业为发展方向,以涪城蚕茧、涪城芦笋为主导产业,以“千鹤桑田”“湖光山色”“蔬香绿野”三大农业主题公园为平台的“1+2+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目前,已培育涪城区蚕桑现代农业园区1个省四星级园区,涪城区丰谷镇猪菜生态循环现代农业园区、涪城区稻渔综合种养现代农业园区2个市星级园区,建成粮油、水果、青花椒、水产、蚕桑5个区级园区。
涪城区“湖光山色”主题公园
同时,为持续提升农业主题公园运营质效,涪城区还出台《涪城区推进农业主题公园高质量融合发展支持措施(试行)》,突出农科文旅商深度融合发展。截至2024年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111万余人次,带动消费8400余万元;2023年村集体经济组织年增收300万元,同比增长10%,带动群众人均增收2000余元。涪城正以高质量文旅融合发展带动乡村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乡韵浓起来,不断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如今,走进涪城区乡村,一幅产业发展、生态兴旺、宜居宜业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涪城区近年来锚定高质量发展主题,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以“三品工程”为引领,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旅融合,全面实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激活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新引擎。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 王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