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5 20:36:14
眼下正是冬小麦陆续进入萌根发芽期。12月4日-5日,“万千蝶变乡村行”2024中省媒体采风活动走进南充市仪陇县,在仪陇县双胜镇粮油现代农业园一处冬小麦地里,绿油油的麦苗像一张延绵的地毯。微风袭来,嫩绿色的麦苗随风摇曳,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双胜镇粮油现代农业园
同样在双胜镇,标准化柑桔产业园种植的爱媛38号迎来成熟季,一颗颗饱满圆润的橙子挂满枝头,村民们抢抓成熟时节采摘上市。
双胜镇柑桔产业园
双胜镇仅仅是仪陇乡村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仪陇县按照“一村一品”思路,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探索乡村振兴有效路径,让乡亲们鼓起了“钱袋子”。同时,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化三产融合助推农业现代化,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如今,该县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显著提高,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呼之欲出。
跑出现代农业发展“加速度”
在仪陇县稻油轮作高产示范片区,成片的麦苗绿油油的,长势喜人。“针对秋冬季闲置田地我们积极推广“稻油”轮作模式,使用高产优质油菜种子,实施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提供全程技术指导,确保油菜高产高效。”仪陇县农技植保中心主任王明文介绍到。
稻油轮作高产示范片区
仪陇县地处川东北低山与川中丘陵过渡地带,是全国产粮大县、生猪调出大县、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和全省农产品主产区。
“在丘区样板建设中,结合仪陇产业现状、山形地势等实际,树立“一盘棋”思想,集中整合农业、水利、交通等部门政策、资金、力量资源,集中投向 “天府粮仓”丘区样板建设;坚持“两条腿”走路,全力推动以高标准农田、小微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能力建设和社会化服务能力建设,补齐丘区种粮核心短板;按照“三线三片”布局,在耕作条件较好、区位相对便利、产业具备基础的新马线、仪北线、金立线和赛新片、土铜片、马柳片,规划建设40万亩粮食安全产业带。”仪陇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庞毅介绍说。
介绍仪陇县农业产业园区规划
面对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该县结合全县农业发展实际,建立县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1个,区域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3个,以区域性服务中心为重点,统筹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农事综合服务。截至目前,全县已培育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390个。
探索特色产业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仪陇县坚持在“稳粮增粮”前提下积极谋划特色产业发展空间、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在发展“金银花+粮蔬”套作模式的同时,还探索出“桑+粮”“桑+菜”等复合种植新模式。
在位于仪陇县铜鼓乡的仪陇县省级蚕桑现代农业园区里放眼望去,桑树整齐排列、连线成片,桑树下还能种植大豆等农作物。眼下,农户们在桑树间忙着进行“刷白”防治病虫害,为桑蚕丰收助力。
蚕桑现代农业园区
近年来,仪陇县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公司从农户手中租地后,实行整地调型、规范栽植,并配建标准蚕房,统一配置蚕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共育至“3龄”,就近提供给蚕农饲养。蚕农与公司签订返租倒包协议,从公司返租标准桑园、蚕房进行管桑养蚕,公司以保护价收购鲜茧,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大企业与小农户有机衔接、互惠双赢。
“为了保证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铜鼓乡依托优质桑园基地,发展“桑+粮”“桑+菜”等复合种植新模式,实施桑园间作大豆、花生、小麦等。农户不但可以通过管桑养蚕、经营果园获得收益,还可以通过种植大豆、小麦等卖钱,实现亩均年增收上千元。”仪陇县铜鼓乡副乡长梁涛介绍。
奋力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走进仪陇县铜鼓乡龙家店村,只见四通八达的村道公路、入户便民路干干净净,一栋栋白墙小楼错落有致地排列,村民精神抖擞、笑脸相迎……一幅山清水秀、村美人和的画卷映入眼帘。龙家店村有676户村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种满了果树、蔬菜和粮经作物。
这些年村里大变样:水电气通到家家户户,出门便能坐上公交车,不出村就能看病、取钱……“我们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处置模式,投放垃圾分类处理箱50余个。持续开展公共区域环境整治,全面清理私搭乱接、乱堆乱放等乱象,人居环境得到大幅改善。”铜鼓乡龙家店村支部书记何状说到。
铜鼓乡龙家店村
铜鼓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围绕村庄清洁行动“三清两改一提升”,通过规范处理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集中回收农业生产废弃物,推进改厕及转变居民行为习惯等工作,让该乡各村的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近年来,从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到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推进落实,仪陇县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推进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仪陇县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指导服务,打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完成106个“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均保持90%以上。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仪陇县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在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软件”上下功夫,积极推进德治法治自治,倡导移风易俗。印发《仪陇县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开展婚丧礼俗改革试点,推动形成“适度、文明、多元”的乡风、家风,促进村庄更宜居、村民更和谐。村庄折射大变化。
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产业兴起来,乡韵浓起来,一个个山清水秀、宜居宜业、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正渐次出现,仪陇县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正在不断实现。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 王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