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九秩耕耘 职教强国 | 校企协同打造涉农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范式

2024-11-28 10:42:34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近年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杨职院)紧扣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按照“系统规划、创新机制、强化合作、贯穿全程”的思路,聚焦产教融合“赋能”和“提升”,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以创新机制建设提升校企合作动力和水平,以推进“两翼”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以“五金”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形成了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IMG_20241122_074440-opq3322312965

多元协同 育人“百花齐放”

近年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发挥学校、政府、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优势,深耕细作人才集聚、多元协同、功能复合、管理统筹融合机制,激发各方主体内生动力,形成了“共育共筑、共建共管、共赢共享”的“六共”运行机制,绘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同心圆”。

与此同时,杨凌示范区管委会成立区校融合办公室,出台《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关于深化区校融合发展工作的意见》等制度文件6个。相应地,杨职院也成立产教融合议事机构及专门职能部门,出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和《订单班管理办法》《产业(企业)学院建设指导意见(试行)》制度31个,形成了“基本制度+专项制度”体系,为区校合作、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提供了实施路径。

多元教育共同发展,协同育人“百花齐放”。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国家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杨职院积极探索多元协同育人模式,实现了教育资源与社会需求的紧密对接,以期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发展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图片3

分层递进 校企“双向奔赴”

2023年,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高校、企业牵头成立了中国现代农牧、中国智慧林业、全国土木工程双碳行业3大产教融合共同体。

共同体充分发挥企业在农牧、林业、土木工程等行业的引领支撑、资源统筹和建设主体等作用,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科研攻关、特色培训等方面优势,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农林牧特色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合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和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在深耕农林牧产业发展的同时,杨职院紧密对接杨凌示范区“五大主导”产业的转型升级需求,强化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着力培育和孵化中小微企业,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与教育链的有机衔接,以实现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微信图片_20241125141112

Δ依托产业(企业)学院开展企业员工培训

目前,杨职院已成功构建农产品质量检测、动物疾病检测与防控等6大技术技能协同创新平台,累计联合研发高新技术产品20余项,有效解决企业技术难题46项,推广先进实用技术60余项,不断激发产教融合发展新动能。

此外,还设立了15个专注于特色产业(企业)的学院,订单式培养模式覆盖率高达96%,为合作企业培训员工1487人次,提供技术服务180余项,实现了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职工培训、技术服务的精准对接。

为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杨职院成立了“两院七中心”,组建了“博士+高职生”“教授+科研成果转化”模式的创新工作室38个,成功培育出40个新品种。其中,通过国家审定的小麦新品种2个,制定行业标准8项,技术推广面积超过9000万亩,助力农民增收达65亿元,真正的把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以产学研协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微信图片_20241125142523

“五金”建设 培育大国工匠

以高水平“金专业”建设为重心,形成了以农业生物技术和水利工程2个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引领,畜牧兽医等5个陕西省高水平专业群为支撑,带动4个校级专业群高质量发展;

以高品质“金课程”建设为核心,获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6门;

以高素质“金师资”建设为根本,形成结构化高水平的“双师双能型”教学创新团队,获批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以高质量“金教材”建设为保障,学校主编“十三五”“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36本、省级规划教材18本,3本教材入选国家优质教材名单,获首届国家教材奖2项;

以高规格“金基地”建设为关键,校企协同建立现代农业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7个、建成国家级双创教育实践基地1个,毕业生注册企业累计200余家,创造产值近亿元。

......

图片5

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培养党和国家急需的战略人才,以职业教育之为,贡献教育强国、农业强国之力?这是杨职院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办学90年来,杨职院一直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到“金专业”“金课程”“金师资”“金教材”“金基地”建设的各个环节,旨在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和区域布局。

学校以“两翼”建设为牵引,创建了产教融合“六共”运行机制,形成了分层递进的产教融合发展格局,将产教融合嵌入“五金”建设全过程,强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形成了“全主体融入、全要素融合、全链条融通”产教融合生态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未来,杨职院将不断完善产教融合制度体系,鼓励各专业(群)与行业领军企业深化合作,持续提升联动与协调机制效能,构建学生、学校、企业、社会四方共同参与的反馈评价体系,以此形成“同思共进齐聚力,尽责偕行共筹谋”的发展格局,推动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实质性的方向发展。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谷幸 李煜强

编辑:张静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