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青海“头雁”风采 | 土登加措:念好“产业经” 当好“带头人”

2024-12-07 08:25:51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回乡创业,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

青海省称多县“智嘉仓”财顺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土登加措便是其中一位代表。回乡后的他,发展产业、助推旅游、带农增收......怀揣着一颗炙热真心,“头雁”领航,造福家乡,带领牧民蹚出了一条增收致富振兴路。

80de17805c93844468efa4da7a41261

返乡创业,做好“探路人”

2017年,从大学毕业的土登加措经过深思熟虑后,回到家乡追逐自己的“创业梦”。“我的父亲巴才仁跟牛羊打了半辈子交道,是摸爬滚打出来的土专家,也是县上有名的养牛大户,他更是我的‘启蒙老师’。”土登加措说。

图片5

在同父亲学习期间,土登加措充分利用自己的畜牧专业知识,参考大规模养殖场经验做法并结合高原牧区特点,总结出一套适合牧区放牧养殖的牛羊管理方法,节省人工成本的同时又能取得良好效益。他还主动把改进的牦牛、藏羊饲养技术推广给本乡牧民,让乡亲们的牛羊少生病、长得壮,从而增加了经济收入。

与此同时,土登加措也将精力放到了黑青稞种植上。“以前牧民种植黑青稞只是自给自足,我想把黑青稞变成响当当的产品。”2018年,在称多县委县政府的帮助下,土登加措种植的第一批黑青稞迎来了大丰收,并做成了青稞酒,获得了7万元的收入。近几年来,在土登加措的带领下,黑青稞种植面积逐步扩大至4000公顷,黑青稞酒的收入也增长至18.22万元。

图片3

兴产业 成为“创业人”

“合作社采取“人无我有”的发展方针,争取在有限的草地上,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畜产品,为家乡的农牧民群众早日走向富裕之路全力以赴。”土登加措说。

目前,合作社已创建“智嘉仓”品牌,并陆续推出自制的青稞酒、藏式煨桑、藏式风味调料以及牦牛风干肉、高原人参果、牦牛酸奶、石磨糌粑等产品,还有牛羊标本、自制牛皮袋子、牛皮手提包、牛皮绳、牛毛线绳、藏衣、藏袍、藏帽等手工艺品。这些产品也已通过“直播+线上线下销售”的方式,销往全国各地,进一步增加了牧民的收入。

图片1

与此同时,土登加措还注重藏族游牧文化的保护与传承。2015年,父亲巴才仁建起了民俗博物馆。

微信图片_20241129183933

学本领 当好“头雁”

今年,土登加措成为一名“头雁”,来到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习,在这里,他接受到了一系列专业而系统的培训,以期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西农培训期间,我们与导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各位导师向大家传授了产业发展成功的经典案例,通过与导师的深入交流,我们开拓了视野、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提升了综合素养。”在“头雁”培训班导师见面会上,土登加措与导师积极交流,以此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此次来到西农学习,真的是受益匪浅。”土登加措感慨地说,“未来,我将把在这里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带回家乡,进一步扩大牦牛养殖规模,提升养殖品质,降低牧民的经营风险。同时,扩大建设农产品及手工艺品生产厂,给当地的牧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拉布乡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微信图片_20241129183941

土登加措还计划在拉布乡推广优质牧草的种植,以缓解畜草矛盾,提高草原的利用效率。他深知,这些举措不仅能够促进当地畜牧业的发展,还能保护生态环境。

面对未来,土登加措信心十足。他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所学知识的应用,一定能够带领家乡人民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拉布乡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王婕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