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称霸“葱界”已10年!2.68米高的“葱王”是怎么长成的

2024-12-10 09:41:03   

苗发勇高兴地展示刚刨出来的大葱。

11月底的天气已经冷了不少,寒风呼呼地吹,苗发勇刚从田里回来,尽管衣着略显单薄,但脸上却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立冬后,章丘大葱迎来最佳收获期,此时的大葱口感最佳,最近他都在忙着收葱发货,拿下今年的“葱王”头衔后,找他买葱的人更多了。

“葱生江南则为葱,生于章丘则为树。”凡是看过章丘大葱的人,无不被其高大挺拔的身躯所惊艳,记者也不例外,11月28日,记者来到苗发勇家中,看见一排排壮硕的章丘大葱整齐地靠墙摆放,不禁发出感慨:葱之大,章丘铁锅装不下。

章丘人把大葱这块“金字招牌”视如珍宝,已经连续22年举办“章丘大葱丰收季”活动,大葱是否能刷新高度纪录是公众每年关注的焦点。

“今年10月左右,我就留意上了,这棵格外高。”苗发勇说,“评完的当天就有人给我打电话要葱。”11月9日,在“2024年章丘大葱丰收季”活动中,他种植的一棵高2.68米的大葱打破世界纪录,一举夺魁,成为今年的“葱王”。

其实,这并不是苗发勇第一次种出“葱王”,在此前几年的评选中他也曾夺魁。苗发勇告诉记者,他种了30亩地的大葱,从事大葱种植已有30多年,比起他个人,他们村其实更有名气,近十年来的“葱王”都出自济南市章丘区绣惠街道的王金村。

如果要问为何这么多“葱王”皆诞生于此,苗发勇给出了最朴实的回答:“水好、土好,空气好。”

王金村位于章丘大葱传统种植核心保护区——女郎山脚下,山不高而秀雅。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章丘县志》载:“葱以产女郎山者为最。”优良的自然资源禀赋是葱农种出好大葱的底气。

这里的土壤被当地人称之为“油饼地”,大概意思是土地像油饼那样一层一层的,不仅土壤肥沃,也非常利于通风排水,有助于大葱获取养分。同时,章丘地处泰沂山脉北麓与黄河之间,泉水众多,丰富的泉水资源为大葱种植提供了优质的灌溉水源。苗发勇地里的葱浇灌的水就来自“百脉寒泉珍珠滚”的百脉泉。

苗发勇每天都往葱田跑,“章丘大葱好吃,除了自然条件好以外,‘切葱育种’等良种选育、‘深挖沟、高培土’等传统种植技术更是大葱成长的关键保障。”

深开沟、高培土,是高葱白的重要保证。初始阶段,葱苗移栽后,种在约30厘米的沟里,期间根据气候节令进行五到六次培土,等大葱收获时,生长的沟就变成了40—50厘米高的垄背,越堆越高的土壤保证了大葱能够挺直地向上生长。

今年打破纪录的大葱品种名为“大梧桐”,这个品种的大葱本身就很高大,通常株高为150—200厘米,葱白长60—80厘米。经过多年选育,目前章丘大葱有“大梧桐”和“气煞风”两大当家品种。

“环境上大家起跑线都一样,种植技术上其实也相差不多。”苗发勇补充道,真正让他领先的是自己培育的独特葱种,即便别人出价1000元一斤他也不卖。从多年前开始,苗发勇就会挑选高产、优质、抗病、抗倒的株系,进行育种,并在一代代种子里优中选优。“培育优良的葱种可不简单,平均约300棵葱才能打出3斤葱种。”

春夏秋冬,“葱葱”一生。从种到收,一棵章丘大葱成熟大概需要400天的时间,精心的管理必不可少,夏季七八月份是大葱管理的关键时间,这时候苗发勇干脆就住在地里,葱田旁边有一个四四方方的小房子,里面有木板搭的简易床铺。

大葱在生长期得时刻注意排水,如果遇上大风,需要及时将倒伏的葱扶起来拉长绳。这些在苗发勇眼里都是“习惯了就好”的差事。尽管过程辛苦,但这是确保章丘大葱顺利成熟的必要步骤。

“苗大哥,下午5点在家吧?我上门来取件。”下午4点多,快递小哥石小鹏给苗发勇打来电话。章丘大葱火热的收获和销售季将一直持续到元旦左右,忙的时候,石小鹏能从苗发勇家发走两三百盒礼盒装的章丘大葱。以前“论捆卖”的章丘大葱,现在要“按盒装”,苗发勇给自己的大葱打上了专有的商标,“你瞧,有了这个,别人的大葱都不能用咱的盒装。”他指了指礼盒上的标签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产业,章丘大葱,500年前是宫廷的御用品,如今,它的“金字招牌”不断被擦亮,打通了富民之路。近年来,章丘区立足大葱传统特色农业产业,坚持科技创新融合发展,致力擦亮章丘大葱金名片。章丘大葱先后入选农业农村部2022至2025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山东省2022年首批“好品山东”品牌目录,品牌价值达52.91亿元。

来源:农村大众报
编辑:张静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