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棚室经济“蔬”写振兴好“丰”景

2024-12-10 15:29:32   

近日,走进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渠子镇去坊村集体经济产业园,32座大棚整齐排列、鳞次栉比。棚内,一颗颗绿油油、水嫩嫩的甘蓝圆润饱满地“躺”了一地,呈现出一片“棚”勃发展的喜人景象。

IMG_0362

看着眼前丰收的盛景,去坊村党支部书记雷淼难掩心中的喜悦,他介绍道:“我们村从2022年开始发展棚室经济,建成多座日光大棚,种植有圣女果、广茄、甘蓝等果蔬,这些蔬菜畅销永寿县各大商超,为村集体带来了17万元的收入。”

而在渠子镇渠子村,大棚蔬菜同样成为了村民们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的“金钥匙”。该村共建成大棚59座,种植有黄瓜、辣椒、茄子、羊肚菌、豆王等蔬菜,亩产可达6000元。渠子村党支部书记张小岗说,通过发展日光大棚蔬菜种植产业,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带动村集体经济强筋壮骨,让家家户户“种”出好日子。

IMG_0386

过去,渠子镇一直以玉米、小麦等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群众增收致富能力薄弱,为进一步提升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事业蓬勃发展,渠子镇党委、政府多方考察调研,最终决定依托现有资源优势,发展“大棚经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通过“村集体经济+基地+农户”的种植管理模式,为群众增收致富开出“良方”。

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在渠子镇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大棚经济犹如一股清新的春风,不仅“蔬”通了群众的“致富路”,还极大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大棚种植蔬菜,从种植到管护、采摘都需要大量人力,对于当地村民而言,除了流转土地获取租金外,还能在大棚里务工增收。近年来,因这一项产业就逐步带动了百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达1600元。

IMG_0397

做活大棚经济“文章”,让群众依靠设施农业“种”出好光景。“下一步,我们将依托政策机遇,继续发展好蔬菜种植产业,不断扩大种植规模,确保全年大棚果蔬不断档,力争一个大棚就是一个‘聚宝盆’,在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也让村民的日子富起来。”雷淼说。

大棚经济作为渠子镇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下一步,该镇将紧盯市场需求,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通过政策、技术帮扶等措施,让蔬菜产业蓬勃发展,并积极摸索新技术、新品种,充实“菜园子”,让土地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并做好“小果园、小菜园”等特色经济文章,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谷幸  视频  曹阳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张小倩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