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1 14:30:13
俗话说得好,“无鸡不成宴”,在广东人的饮食世界里,无论是喜庆洋洋的婚宴,还是温馨和睦的家庭聚餐,鸡总是那道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论吃鸡,广东绝对是中国第一,广东人对鸡的喜爱早已超越了简单的饮食习惯,它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的文化传统之中。
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在广东人的心中,鸡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是吉祥、健康与富裕的象征。他们视鸡为能够带来好运的佳肴,因此,每逢佳节或喜事,餐桌上总能看到一道色香味俱佳的鸡肉菜肴,寓意着美好的祝愿和期盼。不仅如此,广东人还对鸡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他们将鸡比作凤凰,吃鸡翅寓意着展翅高飞、前程似锦,而吃鸡爪则寓意着财源广进、富贵有余。据历史考证,早在6000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驯养家鸡了。在春秋战国时期,鸡常被用作斗鸡和祭祀的佳品;到了南北朝时期,吃鸡逐渐在平民百姓中普及开来。时至今日,杀鸡庆祝已经成为广东人遇到喜事时的一种重要仪式和礼遇。广东人不仅爱吃鸡,对鸡的烹饪技艺更是炉火纯青、独具匠心。从白切到脆皮,从盐焗到豉油,从手撕到隔水蒸、焖煮……广东人吃鸡的方式千变万化、三天不重样,让人大饱口福、回味无穷。
而在众多烹饪方式中,白切鸡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口感脱颖而出,成为食客们的心头好。不少广东人甚至将其奉为“省菜”。白切鸡又称白斩鸡,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据说当时的广东酒楼为了吸引顾客,特意将鸡用白水煮熟,再切成小块状,搭配蘸料一起食用。既突出鸡本身的鲜味,同时保持鸡肉的嫩滑口感,成为了展现粤菜精髓与魅力的代表菜式。“鸡有鸡味”,这是广东人对一只鸡最大的赞赏,落在广东人手上,做成金黄油亮的白切鸡,还能获得如此评价,可谓鸡生巅峰。而做成白切鸡的原材料,必须从广东的土地上找。
三黄鸡
三黄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并且与萧山鸡的起源有关。萧山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宫中饲养的斗鸡,后来传入民间,因此又称为“越鸡”。由于其喙黄、羽黄、脚黄的特点,故得名“三黄鸡”。
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三黄鸡在中国南方广泛分布,主要产于湖北、广东地区。三黄鸡体型紧凑,体态匀称它们适应能力强,以吃活食为主,人工饲养时通常用田间虫草和散落的稻谷配合粗料喂养。广东三黄鸡常用于白切、盐焗、清蒸等多种烹饪方式。其肉质鲜美,皮脆骨香。
文昌鸡
文昌鸡作为海南省的地方鸡种,已有400多年的养殖历史。其特点是皮薄嫩滑、肉味馥香,被誉为海南四大名菜之首。文昌鸡的养殖方式讲究,鸡需要在山场树林中放养,自由觅食野果、动物蛋白等,同时补充少量农作物。经过6个月的放养和大约60天的育肥,文昌鸡呈现出其独特的美味。
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文昌鸡非常适合做白切鸡。文昌鸡以其肉质鲜美、皮脆肉嫩的特点而闻名,是制作白切鸡的理想选择。
清远麻鸡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是清远鸡发源地之一。清远鸡,生长速度较慢,耐粗饲,抗病力强,肉质嫩滑、皮脆、骨酥,特别适宜做白切鸡。正宗的白切鸡经过“三浸三提”,鸡肉皮黄肉白,肥嫩鲜美,特别是皮肉之间的那一层“果冻”,更是精华。
图片来源:羊城派
据《清远县志》记载,逢红白喜事,大小宴席,招待宾客,均要用一只完整煮熟的扇鸡祭祖、酬神,完成仪式之后,端回家后斩切出台,由此得名白切鸡。作为“王者”段位的粤菜之一,白切鸡是广东年夜饭必不可少的菜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