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9 11:15:42
2024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以及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武都自然资源局紧紧围绕耕地保护与用途管制重要任务,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守好耕地红线,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有效确保了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自然资源力量。
扎实有序推进重点工作落实。积极开展2023年国土变更调查“三上”数据反馈的2.67万亩流出耕地图斑整改任务,落实占补平衡耕地补充709亩。上报陇南市粮食储备库、裕河干部周转房、吉石坝冷链物流、祁连山水泥厂、两水小学幼儿园等13个批次建设用地项目,总面积2076.87亩。同时积极协调省市解决我区建设用地指标、耕地占补指标、用地报批等方面问题,对重大项目实行“点对点”“全流程”服务,实行专班化推进、节点化调度、团队化攻坚。
多措并举严格实施耕地保护制度。为确保全区耕地保护目标任务按时高效完成,局党委第一时间召开会议扎实安排部署,研讨工作推进方案计划,靠实人员责任,要求业务负责人按照工作任务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做到每天的耕地恢复进度心中有数。委托陇南市自然资源调查规划设计院,对全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流出图斑进行研判,按乡镇、村社制作下发流出耕地图斑和台账,由专业技术人员全程向乡镇(街道)提供技术帮助,指导乡镇(街道)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恢复补充方案,并签订了2024年武都区耕地恢复工作目标责任书。同时按照市规划设计院系统后台统计数据,从9月28日开始在全区内对各乡镇(街道)上传举证以及审核通过的情况进行日通报。为全面完成流出耕地恢复治理工作,国庆节假日期间,我局相关股室及乡镇(街道)业务负责人员放弃节假日休息,全面持续推进举证工作。
通过各级部门的不懈努力,全区多措并举,持续发力,恢复治理任务进展成效明显,截止11月26日,全区已上传举证面积2.18万亩,已通过市级审核1.61万亩。武都区作为全市整改恢复任务量最大的县区,工作成效明显,得到了市区两级主要领导的一致认可。
有力推进“旱改水”项目实施。为有效缓解全区占补平衡的压力,保障建设用地的报批,通过对现有的中低产田进行“旱改水”改造,有效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形成稳定的生产能力,为增加农民收入、保护耕地、缓解占补平衡压力起到重要作用。为加快推进“旱改水”项目建设进度,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积极在全区范围内寻找可改造水田的地块。2024年共实施旱改水项目2个,总投资1422.01万元,其中1个已全面竣工,剩余1个正在积极推进。
1、为方便各乡镇(街道)精准有序推进恢复整改工作,委托市勘测规划设计院,对全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流出图斑分析研判,按乡镇、村社制作下发流出图斑和台账,并确定了专业的技术人员全程向乡镇(街道)提供技术帮助。
2、组织各乡镇分管领导和业务人员召开了业务技术培训会,现场解答了工作开展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加快了各乡镇街道恢复耕地工作进度。
3、为进一步确保全区耕地流出任务按期完成整改,同时有效督促各乡镇、街道工作成效进展不平衡的现象,从9月28日开始以市勘测规划设计院结合各乡镇、街道上传国土云复垦、举证和市级审核通过的面积为准,对完成的情况进行日通报制度,并由局领导汇报区主要领导。
4、根据前期复垦举证情况以及部分乡镇反馈的难以整改恢复的情况,汇报区主要领导同意后对洛塘片区八个乡镇的任务总数核减5300亩任务,对玉皇、外纳等八个乡镇进行增加5300亩任务,以确保任务按期完成。
5、为确保任务按期高效的完成,经局领导汇报区主要领导同意,给各乡镇按照具体流出任务争取了相应的补助资金,根据完成情况进行逐步兑现,截止11月10日已拨付第一批补助资金347.93万元。
(张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