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凤县黄牛铺镇:乡村振兴谋新篇 和美乡村入画来

2024-12-25 11:22:57   

乡村道路平坦开阔,农家小院整洁有序,广场的舞步欢快轻盈,邻里的互助温馨感人……走进凤县黄牛铺镇,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美景、自然与人文交织的和谐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20241225112416925-12-3c19a.png

“我在黄牛铺镇生活了大半辈子,亲眼看着村子一天天蜕变。”老党员李国栋难掩喜悦,“这几年的改造太给力了,路好走了,环境美了,咱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味!”话语间,满是对家乡发展的自豪与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下,黄牛铺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导向,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全力绘就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人居环境焕新颜

20241225112418459-17-48fbd.png

20241225112420226-21-611e0.png

和美乡村,底色在“美”,亮点在“和”。秉持生态文明理念,黄牛铺镇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关键任务重点推进。一方面,统筹垃圾清理、道路硬化、污水治理等工作;另一方面,聚焦改厕与“八清一改”,尤其是灾后恢复整治不松懈。各村积极行动,集结村公益性岗位、志愿者、保洁员、群众、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以“扫干净、摆整齐”为目标,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在众人齐心努力下,全镇人居环境显著提升,漫步黄牛铺镇的乡间田野,扑面而来的是村庄美丽、环境宜人的和美乡村新气象。

产业兴旺促发展

20241225112421979-13-22fe8.png_scale_.png

20241225112421392-41-e4090.png_scale_.png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基。在秦岭腹地的黄牛铺镇,田间地头一片生机。大棚蔬菜种植大户李行宇笑得合不拢嘴:“去年 30 个大棚,一个大棚纯收入约 6500 元,总收入近 20 万,今年打算扩大规模。”这背后离不开镇党委、政府助力,凭借独特气候优势,引进技术、开展培训,培育“菜保姆”队伍,推动蔬菜产业蓬勃发展。此外,长滩坝村的五味子产业园、林麝养殖产业,黄牛铺村的农机队等多点开花,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让村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文旅农融合添活力

20241225112617072-41-f46a8.png_scale_.png

20241225112545210-64-c8d1b.png

宜农则农,宜旅则旅。近年来,黄牛铺镇紧扣时代脉搏,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旅游富民战略。一方面,深挖旅游潜力,以“助推乡村旅游、带动群众增收”为导向,精准发力,成功打造青野牧星人露营地、秦岭冰雪乐园、红色研学游等多元新业态,持续塑造乡村旅游品牌,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激活本地旅游消费。另一方面,立足农业根基,做优做强羊肚菌、香菇、木耳等特色农产品,进入线上、线下各个展销平台,延长产业链。通过文旅农融合发展,黄牛铺镇蹚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文明乡风润心田

20241225112554649-96-a144e.png_scale_.png

20241225112555055-28-d9754.png

黄牛铺镇在和美乡村建设中,既深耕传统文化,又创新治理模式,全力培育文明乡风。一方面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乡村治理,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把家庭文明建设当作提升社会文明的关键着力点。同时,大力落实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投入、优化文化阵地,为各类健康文化活动筑牢根基,使其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协同发力。另一方面,紧扣文明实践活动计划,推出“我们的节日”、“缅怀英烈祭忠魂”、“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 好婆婆”、“道德讲堂”、“农民学习会”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将党的政策、村规民约、移风易俗等内容巧妙融入其中,大力弘扬文明新风。不仅如此,黄牛铺镇巧用积分制,以爱心超市积分兑换作激励,充分激发村民主观能动性,推动乡村德治,让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在这片土地扎根生长。村民张大爷感慨道:“这些活动办得好啊,让咱们村里风气越来越好,大家关系更融洽,感觉日子更有奔头了。”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黄牛铺镇经历了一场涵盖环境提升、产业培育与精神文明塑造的乡村蝶变之旅。黄牛铺镇将沐浴着文明新风,继续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大步前行,持续书写“环境美、产业兴、乡风淳”的和美乡村新篇章。(王小静)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任军辉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