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专家精准“把脉” 秦川牛产业迎新机

2024-12-30 06:43:55   

12月23日,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俊雅研究员,遗传改良研究室主任吕文发教授,疾病防控研究室主任郭爱珍教授一行,先后到陕西省宝鸡综合试验站秦川牛保种场、陕西省肉牛品种测定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秦川牛良繁场等实地调研秦川牛保种、改良及开发利用情况,为秦川牛精准“把脉”,谋划发展新方向。

da8e5ee0b0757658cd21185c13be6a6

在国家秦川牛保种场,专家详细考察了秦川牛种群规模、品种特性、保种繁育等工作开展情况。通过与宝鸡综合试验站团队成员的深入交流,专家对保种场在秦川牛遗传资源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给予高度评价,并针对保种技术的优化提出了专业建议,强调要在保护优良基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种群质量与数量,确保秦川牛这一优良品种的可持续发展。

陕西省肉牛品种测定站作为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承担着重要的品种评定与数据监测任务。专家实地查看了测定站设备设施和测定流程,对测定数据的精准性和完整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结合测定站内详实的数据资料,探讨了深挖秦川牛在生长速率、肉质特性等方面的长短板,并依据市场风向,就选育更契合市场需求、竞争力更强的秦川牛品种给出权威指导,为产业的精准发展锚定坐标。随后,专家一行深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秦川牛良繁场详细了解秦川肉牛新品系培育过程,并仔细察看了秦川肉牛育种核心群的种用公牛和基础母牛群的选育情况,就秦川牛选育改良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4

此次专家的到访,犹如一场“及时雨”,为如何着力做大做强秦川牛产业,打通秦川牛发展前端和后端,延伸拓展秦川牛产业链条明确了方向。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在陕岗站专家马伟东、雷初朝、杨武才表示,将充分吸收专家意见,进一步加强秦川牛保种、选育和利用,加大科研投入与人才培养力度,推动保种、选育、养殖、加工等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为我国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让秦川牛这一地方优良品种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期间,专家一行还参观考察了秦宝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秦川牛良繁场。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胡润田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