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5 11:39:44
丹凤县葡萄酒厂始建于1911年,是名副其实的百年产业。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葡萄酒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首位产业,提出了“产业做大、产品做精、品牌做靓、链条做长、质效做强”的工作思路,运用科技创新赋能百年产业,进一步提升了百年丹凤葡萄酒的品牌声誉。2023年,丹凤县被中国酒业协会授予“中国葡萄酒历史文化名城”称号;2024年2月,陕西丹凤葡萄酒有限公司被商务部等五部委认定为“中华老字号”企业。
一、推进科技体制创新。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模式,建立完善人才激励、流动服务等机制,引进培养一批葡萄酒产业相关专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加强与西北农林大学的联系,推进校企合作、校地深度合作。与商洛学院和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对接协商,争取开设相关专业,开展葡萄酒庄种植师、酿酒师、营销师的培养,强化本地葡萄酒产业技术力量。依托西农大、中国农大等技术力量,培养本县葡萄种植技术人才20名以上,目前已组织培训200人次。
二、推进种植品种创新。出台《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葡萄和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等相关配套政策,实施了万亩葡萄种植示范基地、牛头岭葡萄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项目,聘请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院做了《丹凤棣花葡萄产业融合示范园(2023-2027)建设规划》和《丹凤县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区创建方案》,编制《2024年丹凤县葡萄种植基地项目专项债券实施方案》,为深入推进“葡萄酒+”战略、促进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截止目前,全县葡萄种植面积17050亩,其中酿酒品种3000亩,有赤霞珠、摩尔多瓦、北醇、北冰红等名优品种。五大葡萄酒生产企业还在县外宁夏、甘肃等地建设基地7400亩,2023年全县葡萄产量5300吨。目前,全县已建成丹凤葡萄育苗中心,引进新品种15个以上,棣花镇牛头岭30万株葡萄脱毒苗育苗中心邀请中国农业大学葡萄酒专家、国家科技特派团葡萄酒产业组兰义宾教授在棣花镇建立葡萄品种试验示范田30亩。
三、推进加工工艺创新。将丹凤葡萄酒产业链上各企业纳入共同的供应链和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质量一致性管控,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在全县葡萄酒生产企业全覆盖,推动葡萄酒生产企业做好第十一届陕西质量奖和第二届商洛市政府质量奖培育申报工作。牵头组织丹凤县葡萄酒协会和各葡萄酒生产厂家做好丹凤葡萄酒、葡萄酒庄服务、葡萄酒产业文旅融合等地方标准制定工作,形成我县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全县五大葡萄酒生产企业5家注册丹凤葡萄酒、安森曼等商标46个、研发“干红”、“冰酒”、“白兰地”等产品100余种。鼓励储酒技术创新,发展软木塞等上下游企业4家,全县葡萄酒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2亿元。
四、推进营销模式创新。抓好节会营销,好西部红酒博览会,结合年货节、桃花节、美食大赛、荷花节以及2024年全国航空模型公开赛等重大节会、重点赛事活动,开展红酒品鉴、产品展销活动,提升丹凤葡萄酒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销售。组织葡萄酒企业参加消博会、广交会、丝博会、进博会、产销对接会等各类展会、红酒品鉴会、推介会活动不少于30次,通过展会提升产品知名度,帮助企业走出去,拓宽销售渠道。开展线上销售,鼓励各酒厂(庄)在淘宝、抖音、京东、便民助农平台等网络平台打造旗舰店,培养主播开展网络直播带货,促使线上销售达到1000万元以上。探索“工业+旅游”促消费新模式,各酒庄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集住宿、餐饮、葡萄酒展销、旅游、休闲娱乐、养生、酒文化展示及个性化服务于一体的循环式“工业+旅游+康养”的综合性酒庄,各酒庄每月举办1次各类品鉴会、音乐会、烧烤节及婚礼庆典、游园、节日主题活动等系列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到酒庄参观、旅游、住宿、品鉴、消费,年累计接待游客突破30万人次,酒庄直营销售额达到400万元以上。创新营销观念,组织葡萄酒企业到法国、意大利、宁夏、山东等地开展考察交流活动,学习借鉴外地葡萄酒企业经验。开展产品研发,开发定制酒、宴席酒、年份酒、珍藏酒及果酒、起泡酒等新产品,推出充值卡、提货卡等营销新模式,提升丹凤葡萄酒市场竞争力。
五、推进质量品牌创新。擦亮城市品牌,成功举办“一城红酒·百年味道”2023年陕西丹凤首届红酒节,组织葡萄酒企业参加丝博会、进博会、西雅食品展、二十届中华老字精品博览会、2023启航.金融强国论坛等各类展会,建立了以葡萄酒为代表的丹凤农特产品上海馆、南京馆、北京馆,以酒为媒展示丹凤发展活力、文化魅力,搭建合作平台,进一步深化丹凤与国内大中城市、与外国对话交流,实现了以首位产业引领城市开放风气、扮靓城市对外形象的溢出效应。持续推动丹凤葡萄酒商标品牌培育指导工作,为全县葡萄酒生产企业提供商标注册、管理、保护和运用等全方位、深层次、一体化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加大与省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沟通协调,完成“丹凤葡萄酒”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审批,举办第二届丹凤国际红酒节和2024中国西部红酒博览会、西安红酒品鉴会、安森曼酒庄第六届葡萄酒文化节等活动,持续提升丹凤葡萄酒百年品牌影响力。组织葡萄酒生产企业参加丝博会、农高会、成都春季糖酒会各类展销会、推介会等联营宣传活动,助力企业产品销售及品牌宣传。通过“五个推动”,科技元素融入到葡萄酒生产各个环节,贯穿从田野到餐桌全过程,促使百年产业迸发新的活力。预计到2024年底,全县葡萄酒年生产能力达到2.18万吨,销售额达到1.15亿元,综合产值12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24.6%、43.3%,带动酒瓶、软木塞生产、旅游、餐饮、住宿等产业链上下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几点启示:
1、发展主导产业必须发挥科技决定性作用。安森曼酒庄依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依托,聘请国内葡萄酒专家李继明现场指导,改进传统葡萄酒工艺,新研发白兰地品种,丰富了我国高档红酒种类。百年凤驹老总多次深入宁夏、甘肃考察,成功开发冰酒系列产品,促使百年传统葡萄酒产业在科技创新中走向新生。
2、发挥科技作用必须依靠体制保障。贫困地区引进高端科技人才,单纯靠待遇很难解决问题。丹凤县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成功引进技术人才,通过高校培养专业人才,柔性引进高端人才,促进百年产业浴火重生,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探索了一条可行之路。
3、科技发展必须融入地方战略需要。近年来,丹凤县提出了创办中国康养名县的宏伟目标,并将葡萄酒产业作为县域首位产业,广大科技工作者踊跃响应,从高端葡萄种植、生产工艺改进、营销模式创新等全过程积极发挥主力军作用,既带动了百年产业高质量发展,也为科技工作者开辟了广阔的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