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30 13:58:47
今年来,郭河乡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农业农村局及局属各行业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执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省市区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会议精神,紧扣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为主线,狠抓粮食安全、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机制创新等重要农业农村工作,不断提升农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农民增收能力,不断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凝心聚力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乡农业农村工作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局面,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扛牢粮食安全,按下乡村振兴“快进键”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强国。郭河乡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农业农村的相关安排部署,召开党委会议5次,政府会议12次,专题研究部署“三农”工作,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制度,毫不松懈抓好粮食生产,积极引导鼓励群众种植粮食作物,指导种植小麦1000余亩、冬播马铃薯1000余亩、春播马铃薯7000余亩、玉米2000余亩、小杂粮3000余亩,协助指导油料种植800余亩、蔬菜3000余亩、中药材5300余亩等适宜的经济作物,完成全年种植目标任务的103.7%,全年粮食经济作物稳中有增。同时,郭河乡采取“乡党委牵头、分管领导主抓、部门联合、村‘两委’配合”的方式,对照流出图斑,同步协调挖掘机、旋耕机等机械设备,动员群众深入荒坡荒地,复耕复垦、现场勘查、拍照取证,复核上传资料销号,累计恢复耕地640余亩,切实严守住了耕地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坚决防止住了耕地“非粮化”“非农化”。
抓实基础保障,注入乡村振兴“活动力”
一是抓实抓细苗种保障。通过沟通协调,发放地膜3余吨,化肥20余吨,农药50余件,并为传子山、斗子坪、柏桃等村发放“订单”辣椒苗300余亩,为寺山、侯家湾、传子山、斗子坪等村发放洋芋籽60余吨,为马儿沟、赤洛村发放花椒苗20000余株,为斗子坪发放橄榄树苗11000余株,为乡村振兴工作持续注入新鲜活力;二是抓好保险理赔。为保证作物稳中增收,郭河乡按照“乡党委牵头、分管领导主抓、部门联合、村‘两委’动员”的方式,积极引导辖区群众购买花椒保险4500余亩、辣椒保险300余亩、小麦和玉米保险2000余亩,并对受到自然灾害影响的作物,积极协调武都区花椒中心和中国人寿财险市区两级公司,落实理赔措施,科学指导受灾群众进行花椒病虫害防治和受灾灾后补救恢复,将群众财产损失降到最低,为切实保证群众增收提供了坚强保障;三是紧盯病害虫防治。紧抓小麦、马铃薯等作物病虫防控关键期,通过区、乡、村三级联动,加强勘察力度,强化统防统治、群防群治,帮包指导冬小麦“一喷三防”1000余亩、马铃薯晚疫病防治4500余亩,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全力保障作物丰产丰收;四是抓实花椒奖补。全乡多次召开2024年花椒产业到户奖补工作会议,按照《陇南市武都区2024年花椒产业到户奖补实施方案》有关要求,统筹工作合力,通过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亲自抓、驻村干部和村“两委”亲自抓的联动责任体系,积极对接收购花椒的企业、合作社,加强对脱贫户、监测户花椒上门收购,强化花椒产业到户奖补精准落实,确保脱贫户、监测户等符合条件的椒农稳步增收,今年来通过花椒奖补491户,收购花椒数量90705.8公斤。奖补资金达885579万元;五是抓实养牛奖补。紧抓生态养牛产业扶持项目,今年以来,养牛奖补75头,共6户,其中3户脱贫户、3户一般户,奖励共计3.75万元。
聚焦产业发展,打造产业振兴“强引擎”
郭河乡围绕区委“3+6”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体系建设,依托独特自然禀赋和地理区位优势,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向规模化、生态化、商品化方向发展,不断培育壮大一批优势特色产业,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一是郭河乡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大力发展花椒种植产业,通过科学管护、示范带动,在营寨、侯家湾、符家山、八海等村创建万亩高品质无公害花椒示范园,有效带动全乡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全乡花椒种植面积更是达3万余亩,盛产面积达2.3万余亩,年产量达480万斤,产值更是达到1.3亿元,农民人均花椒产量140余斤,人均收入达8500元;二是立足于绿化村地域海拔高,不适应花椒种植,当地全年低温高湿的实际环境,积极探索发展特色农产品羊肚菌“庭院经济”,坚持把发展特色优质农产品羊肚菌作为推动产业升级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的重要抓手,发展羊肚菌20余亩;三是在传子山村,引导农民种植冬桃共计100余亩,打破了传统种植季节性约束,有效填补了“冬吃桃”的市场空白,并联同油橄榄、花椒等特色主导产业形成1300亩产业集群;四是在旧面、赤洛等村成立中药材种植基地,不断推进2000余亩中药材产业由“零散”向“集群”发展,让药材真正变药“财”,鼓起了农户“钱袋子”;五是持续聚焦养殖业发展,在全乡各村通过“蜜蜂土专家+乡村技术骨干+养殖户”的方式指导分散养蜜蜂50余户,1000余箱,推进蜜蜂养殖化零为整,并在绿化村养殖梅花鹿32只,郭河村肉兔养殖3000余只,持续推动全乡养殖产业多元发展。
提升人居环境,严把和美乡村“质量关”
为改善现有农村厕所存在的设置标准偏低、基础设施老旧、户厕卫生差等现状,郭河乡党委政府成立“厕所革命”工作专班,统筹谋划,精准施策,明确改厕要求,紧紧与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通过“规划设计、合理布局、统筹建设、自查自验”的原则,解决辖区厕所建设质量标准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并对已改造户厕落实清单化管理,加强验收监管,形成有制度、有标准、有监督的长效管护机制,严把“厕所革命”质量关、管护关,切实巩固提升工作成果,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今年以来,全乡实施“厕所革命”245座,完成245座,完成总目标任务的100%,以实际工作成效不断提高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同时,在日常人居环境卫生整治中,郭河乡聚焦人居环境卫生短板弱项,精准发力,多措并举深入开展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持续提升村容村貌,不断推动人居环境提档升级,全力营造干净、整洁、美丽的人居环境,在今年营寨村更是被评为“区级和美乡村示范村”。
聚焦脱贫攻坚,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一是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及培训会16次,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二是落实“雨露计划”,为扶持和帮助已脱贫人口增加就业发展机会和提高劳动收入,全乡享受“雨露计划”92人次,补助共计13.8万元;三是聚焦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和农村低收入人群,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产业发展、家庭收入、政策落实等方面,扎实推进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2024年已脱贫户903户3812人,三类户52户181人,2024年新识别纳入18户57人;四是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和驻村帮扶工作督查3次,下发整改函40份;五是抓实资金保障。全年申报防返贫专项资金3户3.6万元,2024年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0.5万元,为监测户、脱贫户发放共计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5户,每户3000元,用于产业种植,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牢防返贫底线打下夯实基础。
“赓续前行,奋楫者先”。2024年,郭河乡将继续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会议精神、中央、省和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区委"三个突破"具体部署,紧紧围绕"3+6"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思路,聚焦粮食安全、乡村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农村改革创新等重点工作,精准发力、狠抓实干,绘就乡村振兴“幸福画卷”!(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