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31 14:47:13
2024年12月28日至29日,河南省科技特派员、河南农业大学屈哲副教授赴柘城县开展收获后丹参加工与烘干技术服务。
在柘城县起台镇瑞源家庭农场负责人的带领下,科技特派员深入到车间查看了今年收获后丹参的基本情况,对丹参田间管理、平均产量、丹参的品质、机械化收获等进行详细了解。
同时,科技特派员在丹参加工与烘干现场为家庭农场、农户和作业人员等开展技术培训,要求在丹参切段加工与烘干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根据收获后丹参的长度、主根中部直径等进行合理分级。对于呈圆柱形或长条形,偶有分支,表面紫红色,有纵皱纹,多为整枝,头尾齐全,主根中上部直径10mm以上为一等丹参;对于主根中上部直径4mm-10mm之间,有单枝及撞断碎块为二等丹参;其余的可以归为三等丹参。根据不同等级的丹参进行分类处理,实现最大经济效益。
二要在丹参切段过程中,要合理调整机具上切辊的间隙和转速等工作参数,保证切段长度基本均匀一致,同时防止丹参喂入过程中发生堵塞。
三要在丹参烘干过程中,温度的控制至关重要。根据丹参含水率、长度、粗细等设定合理的烘干温度,烘干温度通常不应超过55℃,控制好丹参烘干时间,确保丹参高效烘干,减少烘干损失。
四要对于品质较差的丹参,通过简单清选可以提高其利用价值。在丹参清选过程中,清选损失与含杂率是对立的,在含杂率不超标的前提下,可适当减小风机风量或更换小尺寸筛孔的筛网,减少清选损失。
科技特派员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为家庭农场在收获后丹参加工与烘干环节提供精准的技术服务,以减少丹参加工与烘干损失,提高烘干效率,增加家庭农场的整体效益,为乡村振兴和促进国家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贡献应有的科技力量。(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