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3 12:01:52
一年来,金洞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平安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县有关会议文件精神和《政法工作条例》,把保稳定促和谐时时放在心上、牢牢扛在肩上、紧紧抓在手上,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为抓手,纵深推进主动创稳行动,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全乡各项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创造了安全稳定良好环境,谱写了社会和谐新篇章。
强化组织保障,完善服务功能
着力在创新基层治理上下功夫,积极推动乡综治中心与司法所联合办公,合理配置政法资源,不断完善党政统筹全局、相关站所协同、乡村协调联动、资源共建共享的基层政法工作新格局,固定司法所长为责任领导,综治中心主任和3名综治司法专干轮流值班,创建服务基层政法新阵地。全力推进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推进综治信息平台集成共享,建成信访接待大厅、人民调解室、法治宣传室、法律咨询室等服务场所,配备综治、司法工作人员3人。
强化综合治理,健全运行机制
通过乡党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乡村干部会议、警调对接会议等分析研判全乡平安稳定形势,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工作,充分依托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和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等群众议事平台,不断探索推行德治、法治、自治,推进全乡主动创稳工作提质增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推进溯源治理,积极落实“三调对接”工作责任,推行“党委统一领导、班子成员揭榜挂帅、党员群众质询答辩、群众代表表决决议”信访矛盾调处机制,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强化工作措施,聚焦工作重点
一是深入研究部署命案防范治理工作,强化机制,管控好重点人群,加强对“三失一偏”、社区矫正等重点人群的动态管控,落实稳控措施,切实掌握其日常活动、经济收入、交往人员等情况;同时,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稳控、早化解”的工作原则,以网格化管理为主体,不断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管理体系,多渠道、多方式收集、排查化解各类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并及时录入陇情E通、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和命案风险智能预警等系统,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命案防控治理工作提质增效。二是完善网格管理,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持续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推进组织、政法等网格“多网合一”,选优配强专职网格员12名,持续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形成以网格员、党员联系户为主导,警官、法官、律师配合联动的工作格局,统筹开展网格内信息统计、村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法治政策宣传等工作,不断完善治理体系和强化基层治理效能。截至目前,12个村级网格员共排查矛盾纠纷34件,调处成功30件,调解率达88.3%。三是强化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以创建平安乡镇为载体,进一步整合现有资源,由政法委员牵头,乡司法所、综治中心、派出所配合,以警调、访调、诉调“三调对接”为抓手,紧盯民政低保、土地流转、夫妻之间等矛盾纠纷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充分发挥网格员、群防群治队伍等工作力量,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处理在源头。同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学习运用“浦江经验”,常态化开展警官、法官进网格,调动乡、村、组、人民调解员、网格员等各级力量,形成工作合力,从源头预防问题,多元调处化解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全乡共排查矛盾纠纷67件,调处成功67件,调处率100%,与派出所警调对接处置矛盾纠纷12起。四是持续做好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加强重点人群稳控力度,针对全乡刑满释放人员、三失一偏人员等各类重点人员开展详细摸排,将此次摸排出的人员列为重点管控对象,持续做好重点管控人员教育回访;同时严格落实刑满释放、社区矫正人员安置帮教措施,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以奖代补政策落实。截止目前,全乡精神障碍患者、刑满释放人员、三失一偏人员、邪教在册人员、境外人员等共计37人全部成立管控小组,管控措施落实到位。五是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营造和谐社会氛围。严格落实涉邪重点人员打击管控,巩固“双清零”工作成果,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非法借贷等新型犯罪行为,持续加大普法宣传和防范教育,持续净化社会环境。六是加强法制宣传,提升治理水平。大力推进“八五”普法活动,利用宣传栏、微信工作群定期推送群众亟需的法律知识,将法治宣传的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营造了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今年以来,全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结合国家安全宣传日、6.26国际禁毒日、12.4宪法宣传日等开展集中普法宣传教育12场次,累计张贴横幅30条,发放宪法、民法典、信访工作条例、反有组织犯罪法、反邪教等宣传手册、宣传页5000余份。
下一步,金洞乡将进一步紧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牢记宗旨,不断提高创建新型工作模式,推进基层治理,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