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新春走基层 | 隆冬时节,这里的油菜花开正艳

2025-01-25 11:20:23   

春节前夕,在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育种加代温室,育种工作者们正忙碌着授粉、杂交育种工作。对于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来说,这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第N个春节。

1月23日,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育种加代试验田温室,油菜花开正艳。每年春节期间,育种专家董育红要和同事在这里进行大量回交转育、组合配制、标记鉴定的品种组合筛选等育种工作。“今年春节准备跟以前一样,在试验田温室里过。”这也是他十多年来的惯例,和育种团队一起用工作的方式过年。

春节期间,恰恰是育种工作最忙的时候。套袋、授粉、杂交、记载套袋……根据温度不同,会从事不同的工作。“干我们这一行的就这样,时间长了就习惯了。”

d54d5fddd6f946b726082b2d0627b28

董育红正在查看油菜进行杂交授粉情况。

在位于该中心负一层的育种实验室植物培养房,成为董育红与同事们在这里的生活场所与科研基地。他们与油菜“同吃同住”,只为更好地推进科研工作。“只有与油菜近距离接触,才能更好地了解它们。”及团队加速育种进程、推动育种目标实现的加速器。

记者看到了在控温控湿“空调房”里茁壮成长的加代油菜植株。董育红介绍,在这里,人工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每年能实现3-4个生育周期,能大大加快育种进程,但春节期间用电负荷较高,容易出现突然断电或仪器设备发生温控突发故障等情况,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住在“空调房”里的珍贵油菜试验材料就可能受损。

“这里种植了上千株油菜盆栽油菜,每天都需要密切观察它们的健康状况。因此,哪怕是春节也必须有人值守。” 目前,董育红和团队正琢磨着“搞大事”:选育更多抗根肿病的油菜新品种。

董育红及团队育成的高产高油品种“秦优1618”2022-2024连续3年被农业农村部推荐为国家农业主导品种,在2024年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组织的油菜大面积高产典型案例中,安徽省阜南县种植的150亩机收实产达314.2Kg/亩,居稻油轮作模式第2名,也是该省油菜单产最高历史记录。他们创制的含油量为66%的油菜种质资源是目前已知的全球含油量最高的油菜种质,并育成了含油量超过52%的油菜品种。在实现了高产高油这一目标后,董育红及团队正在琢磨油菜生产中另一个难题:抗根肿病品种培育。

img2

(资料图)

就在2024年冬季,陕南地区油菜根肿病大面积爆发,陕西省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穆建新率专家组调研后认为,油菜播种后至苗期气温持续偏高,利于病原菌侵染的窗口期延长,而抗根肿病油菜品种较少,是造成该病大面积爆发的主要原因。

油菜根肿病是一种土壤传播的真菌病害,其流行途径多、速度快,发病后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近年来,根肿病已经成为危害陕南及我国长江流域部分主产区油菜生产的重要病害,以稻油轮作的水田发病居多,严重威胁油菜生产安全。

鉴于此,油菜抗根肿病品种选育培育迫在眉睫,抗根肿病品种自身携带抗病基因,能够从根本上抵抗病原菌入侵,降低油菜感病风险,确保油菜产业安全发展。

IMG_256

目前,董育红团队已育成了陕西省内首个抗根肿病的油菜品种“秦优DK4”。根据2018—2020年度在陕西省勉县和太白县的苗期抗性鉴定结果,对照品种根肿病发病率超过90%,而“秦优DK4”发病率仅5%左右。

据董育红讲,以后在长江流域稻油轮作田推广的油菜品种,抗根肿病将会是必备性状,否则将会有很大风险。

截止目前,董育红先后主持选育出了 春油菜杂交种“鸿油88”、“秦油558”和冬油菜杂交种育成了“秦优1618”、“秦优1699”、“秦优DK4”等油菜新品种19个,并成功转让给国内几家知名种业企业,在适宜区域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

董育红还透露了一个好消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育种团队成功培育出含油量为66%的油菜种质资源,这一数据已获得国家粮食局西安油脂食品及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认证。这是目前已知的全球含油量最高的油菜种质。”

新的一年,董育红坦言:“想要实现乡村振兴,农业必须强,希望我们能够选培育更多好的品种,只有为国家分忧、为农民办实事,我们的科研工作才有价值。”

为了一粒粒优质的油菜种子,陕西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的育种专家们忙碌在寄托着无限希望的试验田温室里。春节将至,油菜花开正艳,他们共同期盼:来年育种事业更加红火。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耿苏强 王朝阳

编辑:张静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