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陕西泾阳县:大棚西红柿映红幸福年

2025-02-15 21:14:02   

柿红钱袋鼓,人勤收获丰。2月3日,正月初六,走进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中张镇义民曹村董鑫敏的蔬菜温室大棚,成熟的“普罗旺斯”西红柿宛如一个个火红的小灯笼点缀在绿叶间,看着甚是喜人。董鑫敏和游客忙着采摘、分拣、装箱,一派繁忙景象。

董鑫敏在采收西红柿

“我们家种植了两个棚的‘普罗旺斯’西红柿,一共有6亩地,已经成熟开始采摘,这些西红柿不仅供超市、发往外省,还会有游客前来采摘,自己采摘一斤8元左右,今年收入肯定好。”董鑫敏一边装箱一边说。

泾阳县西红柿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赢得市场,得益于泾阳县委、县政府把西红柿产业作为富民产业来打造,实现育种、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目前,全县西红柿种植面积10.97万亩,年产量65.95万吨,产值15.1亿元,带动全县近5万人从事西红柿产业发展。

在泾阳县云阳镇高家村李朋的蔬菜温室大棚里,记者看到,“普罗旺斯”西红柿长势良好,李朋正在给花授粉。“这个棚的西红柿目前只是个别成熟,大量成熟要到正月二十以后。”李朋说,估计今年一个大棚能收入15万元,他种植了10年西红柿,主要施农家肥,辅助施一些磷肥和钾肥,西红柿品质才好。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打响泾阳西红柿品牌,让西红柿产业鼓起更多群众的钱袋子。”泾阳县明确了目标,在7个重点蔬菜生产镇建设了4条西红柿产业长廊,大力开展“三改一提”关键技术的集成与推广。

“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3800多亩,发展‘三改一提’关键技术示范园区12个,打造设施蔬菜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示范园6个,泾阳县通过‘三改一提’关键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西红柿亩产增加了1万斤,辐射带动农户6000多人种植西红柿,每户每年收入增加15000多元。”泾阳县蔬菜中心王殊说。

走进云阳镇东芦村,一座座大棚鳞次栉比,棚内春意盎然,西红柿挂满枝蔓,长势旺盛。“东芦村以种植西红柿为主,为了提高西红柿品质,壮大发展规模,村上引进建设了种业种苗研发中心区,使全县形成了‘1个试验中心+2个种苗研发中心+4个试种基地+16个试验示范基地’的西红柿优质种植模式。”王殊说,全县累计试验、示范西红柿品种500余种,通过试验种植3年以上,择优推广,为菜农提供优质健康的西红柿品种及种苗,增加群众收入。

政策有保障、技术能支撑,泾阳县西红柿产业走上了快车道。对此,泾阳县加大西红柿品牌建设和网上销售力度,注册了“奋斗柿”“润兴园”等50多个商标,以130多家蔬菜专业合作社、150多家蔬菜流通服务组织为主体,发展了80多家合作社和企业从事西红柿电商销售,带动就业3000多人,年销售西红柿18万吨,销售金额3.3亿元,打造农旅结合示范园20多个,每年吸引游客10万多人次,收入3000多万元。

稿件来源:咸阳日报

新闻热线:13700290128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齐巨儒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