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从“强县”到“富民”的“头雁路径”|陕西省“头雁”思耀国的新思路

2025-02-17 16:38:01   

 “今年发展思路将是精准定位县域功能,以产业带动为枢纽,打通‘土地整合——技术渗透——市场联动——政策支撑的全要素协同链条,最终实现县域内产业提质增效的目标。”2月16日,陕西省“头雁”、榆林市榆阳区耀国家庭农场理事长思耀国告诉记者。

微信图片_20250217160554

一年之计在于春。思耀国正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参加陕西省 2024 年“头雁”项目第三阶段返校学习,课间接受采访的他谈起了今年发展的新思路。

“发挥省‘头雁’的担当,带动农户,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强化产业协同,系统性推动县域经济全域协同发展,力争实现‘强县’与“富民”的使命。”思耀国说。

土地整合与规模经营,破解碎片化困局

2013年,回乡创业的思耀国成立榆阳区耀国家庭农场,以榆林市榆阳区1200亩撂荒地为突破口,通过土地托管和流转实现集中连片经营。

他创新“大户带小户、基地带全村”模式,将零散耕地整合为机械化作业区,推动玉米、马铃薯单产提升30%。同时,成立思路农机合作社,为周边5个乡镇提供耕、种、管、收全程托管服务,托管面积达3.5万余亩,使农民种地成本降低20%以上。

这种规模化经营不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为县域经济协同发展奠定基础。

三产融合与产业链延伸,激活县域经济动能

农场种养循环闭环,构建了“饲草种植——湖羊养殖——有机肥还田”循环系统,实现亩均化肥使用量减少25%,湖羊成活率达98%,形成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的产业链闭环。 

科技赋能增效引入植保无人机、智能滴灌系统等技术,使病虫害防治效率提升5倍,节水30%。通过电商平台连接全国市场,2024年助农销售额达8000万元。

“今年,将农旅融合拓展市场,计划开发马铃薯花海观光、农业研学项目,年接待参观学习的学员超万人次,衍生消费收入突破百万元,带动周边餐饮、民宿等服务业协同发展。 ”思耀国描绘了今年一二三产融合与产业链延伸、激活县域经济动能的发展理念。

联农带农机制创新,强化利益共享

2022年,思耀国成为榆阳区首批“头雁”学员,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参加了培训学习。2024年,他又成为陕西省“头雁”继续参加学习培训。

微信图片_20250217160617

学习使人进步。 思耀国设计了“三带机制”实现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富裕。 

微信图片_20250217160619

技术共享——免费为贫困户提供农机服务,培训无人机飞手120人、农机操作员2000人次,技术辐射内蒙古、宁夏等省区,2024年全年培训学员4万人次火出圈。

订单保障——与3万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马铃薯、玉米收购价高于市场10%,降低农民市场风险。

微信图片_20250217160823

股份合作——引导村民以土地、资金入股农场,2023年分红比例达净利润35%,惠及千户农户,推动多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增长。

构建发展生态圈的“头雁路径”

2023年,家庭农场服务带动周边农户,耕种面积达3.5万亩。实现年产值2000多万元,为群众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生产经验,农场也成长为“省级示范农场”,入选国家级典型案例和陕西省家庭农场典型案例。

微信图片_20250217160706

2024年,陕西省现代农业培训中心、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联合聘请思耀国为陕西省高素质农民培育省级跟踪服务教师。同年9月,榆林市农业农村局聘请思耀国为榆林市市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

49de534235fa1b78a84f2cbe44b8d7e

耀国家庭农场“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融合发展模式,入选全国国家级家庭农场典型案例,被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与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编、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2022年)》一书录入。

新的一年里,思耀国有着县域全域协同发展的“头雁路径”。

“联合榆阳区‘头雁’、陕西省‘头雁’,通过耀国农场的全产业链平台,带动周边县域形成玉米、马铃薯产业集群,与关中科技创新区、陕南绿色循环经济带形成互补。”思耀国说,“充分利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技术资源,推动无人机飞防、生物育种等前沿技术落地,形成‘技术研发——试点应用——全域推广’的协同创新链,将‘小散弱’的传统农业升级为‘全链增值、多方共赢’的现代经济体系。”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王婕 胡润田 仵佳伟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