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7 09:09:58
春耕生产看三秦 | 麦田“第一课”开讲啦!
立春过后,
春耕生产渐渐拉开帷幕,
当前抓好小麦春季生产管理工作,
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打牢基础、掌握主动,
显得格外重要。
2月10日下午3时许,
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组成员、
陕西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张睿
正在位于农科城杨凌的曹新庄试验农场
小麦育种基地查看冬小麦长势情况。
“农时不等人。春耕备耕关键期,我们要多到田间地头,帮忙解决问题。”
新年刚过,张睿走进关中小麦4个主产地市重点县区,进行了调研。目前正是早春管理的窗口期和关键期。从关中小麦生长情况看,今年的苗情形势非常复杂,旺长苗、假壮苗、弱苗并存。
在农业农村部2月7日召开的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中提到,当前粮食生产形势总体较好,冬小麦、冬油菜苗情好于常年,但也面临苗情复杂田管任务重、气象灾害不确定性大、病虫害呈偏重发生趋势等困难。
张睿通过前期实地调查结果发现,从东到西,今年的苗情形势非常复杂。而造成苗情复杂的原因,首先是去年小麦越冬前,平均气温比常年高了两度左右,这也是61年来温度最高的一年,灌区有效积温多了110℃到120℃,旱区积温多了120℃,导致麦苗主茎较正常年份多了一片到一片半叶,所以高温导致小麦越冬前和越冬期间地上部分生长过快。
其次是从去年11月下旬开始到今年元月23日前,持续两个多月没有有效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出现旱情,影响小麦越冬期间和冬前的生长,由于特殊气候,加上相当一部分播种质量较差,播种过深,地中茎比较长,个体生长较差。这些因素综合效应,导致假壮苗、假旺苗并存,还有部分晚播弱苗占的面积比较大。
因此针对立春过后,根据各地苗情生长实际状况,张睿研究员建议:
一是针对灌区有条件的麦田要进行早春灌。尽管目前耕层墒情还可以,但是底墒不足,所以建议早灌水,特别是没有进行冬灌的麦田,早春一定要保证春灌,并且春灌要早。
二是针对苗情特别是灌区苗情,群体不足或偏小、次生根少的,结合灌水,每亩追施二胺10公斤左右,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部分进行冬灌麦田,通过播种机进行追肥,或者撒施肥料以后,利用喷灌或微灌将肥料溶解。
三是目前气温不断回升,在回升过程中,无论壮苗、弱苗、还是假壮苗、旺苗等,早春有条件的进行普遍镇压,镇压有保墒增温,对部分旺苗具有控旺的效果,还可以对麦苗干叶进行清除,有利于春季早发。
四是随着温度的回升,大部分冬前没进行化除的,早春利用拔节前窗口期,对麦田杂草,按照杂草的种类分类进行田间化除。
五是拔节期,是关中灌区纹枯病和茎基腐病防治的窗口期,特别是茎基腐病可防而不可治,早春要根据情况,以防茎基腐病为主,兼防纹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