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严把品质关 鲜达京津城 ——探寻献县番茄的品牌成长密码

2025-02-25 16:18:12   

推介活动现场,客商们正在深入了解献县番茄。 彭锦帅 摄

你还记得记忆中的番茄滋味吗?那是阳光与风共同作用的结果,咬上一口,饱满的汁水在口中迸发,浓郁的酸甜瞬间充斥整个口腔。如今,这样令人回味的味蕾体验,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就能寻得。

地处华北冲积平原和冲积扇平原交界处的献县,四季分明,年日照2800小时,年平均气温12.6℃,土壤营养丰富,水资源中微量元素含量高,为区域公用品牌——献县番茄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

走进献县的田间地头,目之所及皆是绿意盎然的番茄藤蔓,一垄垄番茄生机勃勃,长势喜人。微风拂过,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果香。在这极具生命力的景象背后,一幅关乎献县番茄品牌建设的瑰丽画卷正悄然铺陈开来。

全力奔赴好品质

阳光7度鲜食番茄、献县2021-1大果番茄……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鲜食番茄首席专家王孝宣研究员的帮助下,一系列抗病毒能力强、耐储运、产量高的主打番茄品种在献县落地生根。据了解,目前全县番茄播种面积达2万亩,年产量超过11万吨。

“专家推荐的番茄品种特别好,得病少、结果多,还好打理。”献县陌南镇李谢村番茄种植户郭红说,“种植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有专家来帮忙指导。什么是最佳播种时间、播种密度,怎么进行科学浇灌、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都有了规范的种植标准。按照标准种番茄,心里有底。”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推动下,献县蔬菜产业协会正式成立,不仅是郭红这样的种植户,很多合作社、家庭农场都得以抱团发展。“协会搭建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将分散的力量汇聚一处,不仅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分享种植经验、病虫害防治技巧以及市场信息,还能整合各方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联合进行品牌推广,提升献县番茄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协会秘书长蔡军说。

除此以外,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先进技术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水肥一体化和滴灌技术的应用,让农业生产变得更加高效便捷。与此同时,智能化大棚发挥着重要作用,配备的智能棉被机、智能放风机等设备,能够精准感应并自动调节大棚内的温度,制造出适宜的温差环境,一部手机就能全程调控监测。“为了促进献县番茄产业提质增效,我们积极推进熊蜂授粉、蔬菜废弃秧苗处理,同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加强品牌与质量建设。接下来还将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提高科技含量,多方面提高产品质量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献县农业农村局特色产业中心主任吕远介绍,这样的精心培育,就是为了产出的献县番茄品质更佳。

“我们的番茄,皮是甜的,瓤是酸的,籽是香的,希望大家更多品尝献县番茄。”献县副县长李维信介绍,献县番茄荣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绿色农产品认证、农产品质量全程控制体系认证、河北省精品蔬菜等荣誉称号。在河北省番茄大赛上,获得了9个一等奖中的3个,位列河北省第一位。

熊蜂成了质检员

“嗡嗡嗡……”记者一踏进献县建林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番茄大棚,就听到了“蜜蜂”的声响。“这可不是蜜蜂,是熊蜂。”合作社负责人赵建林指着一只落在花上的熊蜂介绍,“熊蜂的个头比蜜蜂大不少,干活儿也更卖力。而且熊蜂对工作环境的要求没蜜蜂那么高,就算光照不那么充足,只要温度在13℃到32℃的区间内,都依然会正常工作。”

“熊蜂具备强大的飞行能力,活动范围广,能够很好地适应复杂的环境条件。在穿梭于花丛进行访花作业时,熊蜂会发出独特的声音并通过身体的高频震动,将花粉从雄蕊中震动下来,实现给作物授粉,这种授粉方式可以大幅度提高授粉效率。”吕远进一步解释,熊蜂的嗅觉也异常敏锐,在执行授粉任务时,不仅不会重复授粉,还会精准地挑选优质花朵开展授粉工作。经过熊蜂授粉的番茄,果实发育更加均匀,畸形果率显著降低,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只需轻轻触碰,自然成熟的番茄便顺利地从藤蔓上轻巧地脱落下来。“可以直接吃,绝对无污染。”赵建林说着便掰开一颗番茄,丰盈的汁水立刻爆开,饱满且颗颗分明的籽清晰可见。“传统人工授粉在操作时无法避免地会碰到花朵、枝叶,造成损伤,从而给灰霉病感染创造机会。而熊蜂授粉采用自然授粉方式,能有效防范灰霉病。”

2024年,献县首先提出献县番茄有“种”安全口号,在全县域推广番茄种植熊蜂授粉技术,保证献县番茄个个有籽,打造安全放心的献县番茄。“熊蜂对生存环境要求苛刻,无法在农药残留量高的环境中存活,这也就意味着,为了让熊蜂顺利发挥授粉作用,必须减少农药的使用。”蔡军说,熊蜂是“天然的农业安全员”,对农药极其敏感。采用熊蜂授粉,不仅可以控制农药的使用,还能进一步增强作物抗病性,减少病害的发生。

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不仅涉及技术升级和资源管理等各方面,还得算好经济账。“原先我们自己购买熊蜂,每箱需要400元。后来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户集中采购,每箱就降到了360元。”赵建林说,不仅是价格下降,每箱熊蜂政府还另外补贴200元。这么一来,番茄种植户购买一箱熊蜂实际只需要160元,比人工成本节约六成。

品牌打造促发展

“献县番茄汁水充盈,籽粒饱满,酸甜可口,适合鲜食也适合入菜。”北京烹饪协会副会长王云的介绍让一群烹饪大师动了心,专程到献县实地考察,好看又好吃是大家对献县番茄的统一评价。“番茄味道足,而且是沙瓤的,炖牛腩再合适不过。”中国注册烹饪大师黄浩新在番茄地头就开始计划菜谱。

“清晨献县棚中菜,中午京津盘中餐”,据了解,献县番茄已经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快速转换。番茄成熟后即时采摘,直接从产地发货,便可快速抵达京津地区,确保居民能够享用到最新鲜的番茄。“献县番茄大型果的主要销售地为京津地区,小型果则销往重庆、上海等地。”李维信说,50%以上的献县番茄及其产品都是直销北京。

好番茄有了销路,价格表现如何?“献县番茄的品牌打出去后,价格也跟着上涨,批发价最贵每斤可以卖到4元,便宜的也得2元左右。”赵建林说,合作社上一茬番茄在元宵节售出,每亩地的净利润达到2万元。

在北方漫长的冬季,献县番茄不仅满足了人们对新鲜蔬果的需求,还为献县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品牌不仅是一个地方的荣誉标志,它更是一个巨大的财富。所以有了品牌之后,从生产到种植到消费就是一个良性的发展。种植户也好,政府也好,流通商也好,电商也好,大家都能有一个共赢的局面。”王孝宣说。

品牌的打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种植、存储、加工、冷链、电子商务等全链条的助力。而从种子选择、种植过程到收获后的每一道加工工序、存储运输条件等,都要制定并执行高标准的质量规范。

“献县作为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以创建高品质蔬菜产业示范区为契机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格局。番茄、甜瓜、西瓜等一批农产品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区提供新鲜果蔬40万余吨,是首都重要的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王增利说。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