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6 08:19:27
一年之计在于春。蛇年春节刚过,陕西省“头雁”学员候华华就已收拾好行囊,赶到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今年,我主要想做牛羊肉深加工。对这方面的政策、信贷还有些不明白,正好向导师再咨询一下。”正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参加陕西省 2024 年“头雁”项目第三阶段学习的侯华华告诉记者。
候华华是陕西省“头雁”学员、榆阳区二期“头雁”学员、榆林市榆阳区益华家庭农场负责人。这次参加陕西省“头雁”项目培训班,候华华表示非常荣幸。
返乡创业,“新农人”变身兴农人
2015年,候华华从北京务工返乡,成立了榆林市榆阳区益华家庭农场,从辽宁一次性购买引进白绒山羊150只,踏上了适度规模养殖之路;2021年他又先后修建了承载量分别为500头和2000只的标准化肉牛养殖厂和羊子养殖厂各一座,同时建设了200吨的冷库一座和1000平米的通风库一个,通过践行环保理念、利用先进技术,进一步做大做强规模养殖;目前,他的养殖场肉牛存栏150头、白绒山羊存栏300只。
八年时间里,侯华华边学边干,不断摸索,积累了一些养殖种植技术,也得到了榆阳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与奖励。村里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看到养殖能够赚钱,纷纷找他了解养殖技术,学习经验。候华华耐心细致地给返乡青年讲解,手把手教他们技术,帮助办理家庭农场注册、登记手续。
如今,在他的帮助下,村里养殖业陆续发展起来了,现有羊3万多只,牛1000多头。村民收入连年增加,家家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2023年,候华华被榆阳区政府推选为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学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接受培育。先后多次外出学习,通过不断学习、积极进取,在他的辛勤付出下,益华家庭农场初步实现了精细化、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候华华还利用自身所学,带动周边500余名群众共同发家致富。
在候华华的努力下,益华家庭农场先后被榆林市农业农村局评选为市级示范农场;被榆阳区委、区政府评选为先进家庭农场;候华华本人也被榆阳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区优秀养殖大户荣誉称号,2024年荣获榆阳区劳动模范称号。
种养结合,推动循环农业绿色发展
面对村里留守老人居多、大量土地撂荒等现象,农村长大的候华华深知土地是农民的根,他把目光对标土地又开始了研究。
通过托管和流转土地、因地制宜种植饲草、玉米、土豆、和沙地西瓜,种养殖结合,形成了“绿色循环生态系统”。农作物的生长为养殖提供了丰富的饲料来源,而养殖产生的有机肥料又促进了农作物的生长。这种循环往复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还减少了环境污染,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头雁”领航,闯出产业发展“新路子”
通过“头雁”项目培育,候华华不仅学习了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和管理理念,还结识了更多优秀“头雁”,通过交流和合作,他进一步拓宽了视野,汲取了更多的创新思路和发展经验。
“下一步,我打算扩大养殖规模,利用冷库做好牛羊肉深加工,建立自己的电商平台,通过品牌运营、产品包装、线上销售,把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努力,帮助更多的农户掌握现代种养殖技术,提高他们的种养殖技能,带领大家一起走上致富的道路。”候华华说。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王婕 胡润田 仵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