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6 10:38:32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齐巨儒
2025年2月25日,陕西省名特优新农产品质量安全协会携手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前往西安市蓝田县就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展开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考察与深入座谈交流,旨在加强协会与蓝田县的交流合作,全面把脉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现状,深化政企协合作,共谋农产品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新路径。
此次调研阵容强大,省人大原副主任、西部中心高级顾问刘维隆,省人大原秘书长、西部中心理事长桂维民,省商务厅原厅长、西部中心执行理事长李雪梅,全国生态食材评定中心专委会副主任、陕西省名特优新农产品质量安全协会会长赵剑,协会高级顾问、省农业农村厅原总经济师张旭峰,协会名誉会长、陕西元丰实业集团董事长王耀亭等20余位专家领导参与调研。蓝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永波、毛会霞,蓝田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田相权、副局长王浩,蓝田县汤峪镇党委书记王军琪、镇长马骥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实地考察:解码农产特色 探寻融合新机
调研伊始,调研组来到汤峪镇通航小镇西安蓝田机场,重点考察低空经济与现代农业的协同发展模式,对航空物流、观光农业等新兴业态的潜力进行了深入探讨。随后,在聚庆村蓝月聚葡萄产业园,调研组详细了解了葡萄从标准化种植到冷链加工,再到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对“小葡萄带动大产业”的发展模式给予高度认可。
在汤苑农业园区,调研组详细了解智慧农业管理系统、生态循环种养技术及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鱼菜共生、大棚垂钓、现场观看AI直播带货,充分肯定其科技赋能产业升级的探索;最后,疙瘩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让大家眼前一亮,农旅融合带来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显著成效,为蓝田县农业发展提供了生动范例。
座谈交流:锚定四大产业 擘画振兴蓝图
当日下午,调研座谈会在汤苑农业园区举行。蓝田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浩主持会议,汤峪镇党委书记王军琪全面介绍了汤峪镇的农业产业布局,提出以“汤峪康养、乡村旅游、现代农业、低空经济”四大产业为支柱,串联白鹿原旅游线,构建“游在白鹿原、食宿在汤峪”的农文旅闭环,推动环山路沿线经济带提质升级,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陕西省名特优新农产品质量安全协会会长赵剑详细介绍了协会的服务方向,提出“强基础、优结构、抓重点、上台阶”为工作总基调,以“质量安全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国际化”四化框架结构为抓手,通过“标准引领、技术支撑、品牌赋能”,助力蓝田构建生态食材认证体系,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推动农产品向“名优品”转变。协会高级顾问张旭峰提出“三链同构”的发展建议,旨在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激发县域经济的内生动力。
在专家献策环节亮点纷呈,桂维民提出挖掘蓝田文化IP,促进“农业+非遗”的跨界融合;李雪梅强调利用电商新渠道,打造“蓝田甄选”区域公共品牌;王东民建议创建全域生态农场示范区,发展绿色农业,建议规划先行。。针对专家们的建议,李永波副县长表示,将重点在政策创新、科技导入和资本引入方面发力,建立“政府搭台、协会助力、企业唱戏”的协同发展机制。
战略指引:聚焦创新驱动 共筑西部样板
刘维隆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蓝田农业资源禀赋突出,需以“三新”战略破题高质量发展,一是革新发展模式,探索“低空经济+农业”“康养+研学”“农产品+AI直播带货”等复合业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推进科技更新,借助西部大数据研究院等技术资源,建设数字农业示范基地;三是实现品牌创新,联合书画院、文旅院等机构,通过文化赋能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刘维隆强调,协会与地方政府应建立常态化的协作机制,把汤苑产业园作为协会示范基地重点打造,成为品牌建设、质量安全、AI直播带货、康养文旅研学融合的示范基地和政协企共建的标杆创新企业。在标准制定、人才培育、市场拓展等领域深度联动,合力将蓝田县打造成西部特色农业现代化标杆。
此次调研活动为陕西省名特优新农产品质量安全协会携手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与蓝田县搭建了良好的沟通桥梁,对推动蓝田县农业产业升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合作,通过定期沟通和项目合作,推动各项成果落地,共同探索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