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陕西紫阳瓦庙镇:翠绿的山脚下,中药材产业蓬勃发展

2025-03-05 09:04:00   

在秦巴山脉的环抱中,陕西省紫阳县瓦庙镇正悄然崛起一座充满希望的中药材产业基地。近年来,瓦庙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中药材产业为突破口,通过精准招商、科学规划和政策扶持,推动中药材产业从零散种植迈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政策引领,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一直以来,瓦庙镇坚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来抓。镇党委、政府围绕“药材强镇筑基、硒业兴镇强链、文化活镇铸魄、生态美镇添彩、平安稳镇护航”的“五位一体”发展格局,制定了《瓦庙镇中药材产业强镇三年(2025—2027)行动计划》,明确了“补链、强链、延链、稳链”四大工程,全力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种植环节,瓦庙镇积极盘活闲置土地,近年来累计盘活6000余亩撂荒地和低效林地,用于集中发展中药材产业。通过邀请西农大教授、乡土专家开展多轮次药农培训,推行“四统一”模式(统一供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防治),确保中药材种植的标准化和科学化。2024年,全镇药材产值达1120万元,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务工、自主种植等途径人均增收0.6万元,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精准招商,汇聚产业发展“新动能”

 为了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全链条发展,瓦庙镇党委、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2024年,镇领导班子先后5次深入安徽亳州、四川等地开展招商,成功吸引了硕达中药材加工厂、著效药业、详顺药业等一批优质项目落户。

 “我在亳州有自己的中药饮片公司,本来不想再折腾了。镇上相关负责人一趟趟来亳州,他们的诚意打动了我。”从安徽亳州远道而来的运燕秋感慨地说,“来到瓦庙后,政府服务没话说,虽然条件有限,但领导们尽心尽力,让我坚定了在这里发展的决心。”目前,运燕秋已在瓦庙种植了一千多亩种苗,计划带动当地老百姓把中药材种植规模化。

 除了引进外地企业,瓦庙镇还积极鼓励本地人才返乡创业。新房村的杜吉亮在外出创业时看到中药材市场前景广阔,便决定回乡发展。在村镇领导的带领下,他成功种植了大黄等中药材,并计划扩大种植规模。“镇村领导对我们很支持,我想把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杜吉亮说。

 创新驱动,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

 为提升中药材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瓦庙镇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通过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校合作,建立“校 - 研 - 地”创新联合体,开展富硒百合杂交选育、种子种苗繁育等科研项目。同时,鼓励企业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推动中药材产品从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

 返乡创业人士覃丕柱就是看中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潜力和政府的支持政策,毅然投身其中。“农业是相通的,我也是本地人,家乡总得有人来建设。”覃丕柱表示,在政府的帮助下,他多次外出考察学习,坚定了在瓦庙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信心。他计划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继续投入中药材种植生产,努力打造一个县级园区。

 展望未来,瓦庙镇将持续锚定中药材产业强镇目标,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推动中药材产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致力于将中药材产业打造成瓦庙镇乡村振兴的金色名片。在政府的引领以及企业、农户的齐心协力下,瓦庙镇的中药材产业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态势,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勾勒出一幅五彩斑斓、充满希望的壮美画卷。

通讯员  陈浩轩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王革委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王革委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