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乡村CEO面对面④|“乡村CEO”导师团解码新农经

2025-03-10 08:35:55   

日前,在陕西省万名乡村职业经理人培养计划试点培训班现场,一群“导师天团”正掀起一场关于乡村振兴的“头脑风暴”。

当“落地实干派”

“很多学员第一次意识到,政策不仅是扶持手段,更是商业模式的底层逻辑。必须是‘落地实干派’,把文件语言转化为产业密码。”就在3月4日晚上召开的导师见面会上,“乡村CEO”导师、渭南市农经站长刘鸿剑的发言,引发了学员的热烈讨论。

微信图片_20250306174754

甘做新农人“政策翻译官”的刘鸿剑,手持最新版《中央一号文件》,正在为学员拆解政策工具箱。这位被学员称为“政策活字典”的导师,将晦涩的政策条文转化为生动的产业公式:“比如设施农业补贴+三产融合用地政策,就能催生一个休闲农业综合体项目。去年我们帮蒲城酥梨合作社申请到380万元冷链补贴,关键是把政策语言翻译成产业需求。”

“在座的职业经理人,既要懂财务报表,更要会看土壤墒情……”这位长年深耕农村的老站长,发言也充满泥土气息。除了介绍财政衔接资金使用、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政策解码”,他还带来了一本《职业经理人田间工作手册》,记录着从大荔冬枣到合阳红提的多个本土化案例。

刘鸿剑的实战经验,让学员直呼“解渴”。学员代表、谷雨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星星感慨:“原来政策文本里藏着真金白银!”

做“产业连接器”

乡村振兴最需要什么样的职业经理人?

“乡村CEO”导师、西安金周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小俊给出精彩回应:把分散的小农户组织成现代化生产单元。

2

手机扫码溯源、AI分拣生产线、抖音店铺运营看板……这些都是丁小俊口中数字化工具的应用场景。

丁小俊的分享充满戏剧张力。“从北京白领到猕猴桃大王,我的成功之处在于用工业思维打磨农业细节。”他认为:“从北京新发地回来种猕猴桃,我花了好多年时间才明白——好产品只是基础,会控冷链、懂运营才是现代农人的基本功。这么说吧,品种选育是芯片,分选设备是心脏,电商运营是血管——缺哪环都会‘心肌梗死’。”

他详解如何用“种植端合作社+物流端合伙人+销售端云仓”模式,把单品损耗率从23%压到5%。当学员问及品牌建设,他表示:“比LOGO更重要的是供应链标准,比广告词更有效的是消费者复购数据。”

窥一斑而知全豹。刘鸿剑做新农人的“政策翻译官”和“产业导航员”,以及丁小俊猕猴桃产业链上的“庖丁解牛”,共同勾勒出陕西乡村CEO的成长图谱。

这场思想盛宴,正在催生陕西乡村振兴的“最强大脑”。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申小燕 闫瑜涛 丁育策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