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陇南武都:绿色为底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2025-03-17 10:45:59   

在甘肃陇南的崇山峻岭间,武都区如同一颗镶嵌在长江上游的生态明珠,以“两山”理念为指引,将绿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生共荣的新路径。这里,森林覆盖率超过30%,白龙江畔碧波荡漾,茶园飘香,金丝猴在林间嬉戏,一幅“城在绿中、人在画中”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20250317104636947-41-44a37.png

生态筑基:守护绿水青山的“武都实践”

武都区始终将生态保护视为发展的生命线。通过实施大规模植树造林工程,城区南北两山绿化成效显著,累计栽植油橄榄、白皮松等苗木24万余株,铺设灌溉管道6.8万米,浇灌面积达8000亩,确保“种一棵、活一棵,绿一片、美一片”。白龙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新建防护工程2.7千米,修复河滩地275亩,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目标。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裕河自然保护区成为川金丝猴的乐园,其金色的毛发与苍翠山林相映成趣;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更将生态保护与科研、旅游深度融合,让“国宝级”生态资源成为武都的亮丽名片。  

20250317104637138-72-1a458.png

绿色赋能:生态产业激活“金山银山

武都区以“生态+”模式推动产业升级,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动能。  

松塔经济:鱼龙镇依托万亩黄松林,发展松塔采摘产业,村民日收入超600元,昔日的“深山老林”变成群众增收的“绿色银行”。  

茶旅融合:裕河镇、枫相乡等地的生态茶园,依托“好山好水出好茶”的优势,打造集采摘、观光、品鉴于一体的茶文化体验区,带动农家乐、民宿蓬勃发展,农户年收入增长至5-6万元。  

康养旅游:以万象洞、千坝草原为核心的全域旅游格局初步形成,2024年接待游客806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53亿元,同比增长95%。春节期间,童话小镇、温泉疗养等新业态吸引游客48.5万人次,文旅康养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20250317104637341-72-1b5a6.png

美丽乡村:生态宜居谱写“诗与远方”

武都区以“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为理念,建成370个生态型美丽乡村。鱼龙镇宁家山村利用石板资源改造民居,保留古朴风貌;安化镇大坪村通过“厕所革命”改善人居环境,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4.1%,实现从“脏乱差”到“生态宜居”的蜕变。

乡村与城市的绿色脉络无缝衔接。城区20座主题公园星罗棋布,绿化覆盖率36%,人均公园绿地8.7平方米,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常态。滨江生态湿地公园、钟楼公园等城市“绿肺”,将运动、休闲、文化功能融为一体,让生态红利惠及每一位居民。  

20250317104637195-63-1aefb.png

创新驱动:绿色经济开启未来新篇

武都区以“双碳”目标为引领,构建清洁能源体系,推动生态价值转化。电商产业成为链接生态与市场的桥梁,裕河蜂蜜、武都花椒等农产品通过直播带货畅销全国,累计电商交易额达80亿元,带动超万人就业。此外,油橄榄种植面积达51.6万亩,中药材、花椒等特色农业形成“3+6”产业体系,生态农业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从“生态佳”到“生态+”,武都区用实践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这里,每一寸土地都跳动着绿色的脉搏,每一片山水都承载着致富的希望。武都,正以生态为笔,绘就高质量发展的壮美蓝图,邀世界共赏绿色传奇,共享生态福祉。  (赵振)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任军辉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