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让AI技术为“头雁”产业发展赋能:榆阳“头雁”项目(第四期)培训班学员结业

2025-03-19 14:32:37   

3月15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头雁”学员高春霞在结业时分享了她的蜕变之路:“从对电商AI一窍不通,到掌握视频剪辑、智能工具应用,这些技能让我对合作社的数字化转型充满期待。”

这位来自榆阳区古塔镇罗硷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头雁”,结合实地调研和“头雁”导师指导,撰写了《头雁产业发展及带动能力提升》研修报告,为合作社制定了科学的发展规划,并计划将AI技术融入农产品营销,打造本土品牌。

同样,榆阳区“头雁”、裕康家庭农场负责人张鹏则用“实践、创新、责任”来概括学习收获。返岗实践期间,导师团队深入农场“把脉问诊”,不仅解决了他的技术难题,更教会他举一反三的思维方式,第三阶段的AI课程更令他眼界大开。

“通过学习DeepSeek等大模型工具,农场智能化升级有了清晰路径。未来,我将带动周边农户共享AI技术红利,让‘智慧农业’在榆阳落地生根。”张鹏说。

微信图片_20250318143318

其实,和“头雁”学员高春霞、张鹏一样,从2024年8月15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启学习,53名榆阳“头雁”项目(第四期)培训班学员参加培训学习,经过三个阶段的系统培育与严格考核,全体“头雁”学员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在DeepSeek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下,本期课程增设AI专题,正是要引导“头雁”们主动拥抱大模型技术,将DeepSeek等工具融入产业规划、生产管理和市场拓展全链条,实现‘技术赋能个体、个体激活乡村’的裂变效应,助力小农户跨越数字鸿沟,深度融入现代农业体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委员、培训中心主任汪月琴介绍说。“培训学习让‘头雁’创新思维激发了发展动力,他们将扎根基层,破解难题,引领产当地业发展。”

IMG_20250315_143024

据悉,榆阳区“头雁”培育项目是走在全国“头雁”培育工程行列中的先锋队,从第一期培训到第四期,四年来形成了独特的“高位谋划 区校合作 育训结合 综合支持”的榆阳“头雁”培育模式,“精准对接需求、严抓培育质量”的培训经验已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承办的“头雁”培育项目中全面推广,成为乡村振兴产业带头人培育标杆品牌项目。

自2022年启动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已为榆阳区培育输出200名杰出的“头雁”人才,另有125名“头雁”学员正在进行第一、二阶段学习。这些结业返乡的“头雁”们已携手超过300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带动3000余户农户实现了收入增长。

“在前三期的‘头雁’学员中,高达85%的学员成功推动了产业升级,更有一批省级示范合作社与家庭农场脱颖而出,彰显了项目的显著成效。”榆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通讯员:刘俭龙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王婕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