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0 09:24:30 周志远
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六安市孙岗镇积极探索,以创新之姿让闲置资源重焕生机,在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群众增收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
小小锅巴,“炕”出产业路。2020年,新桥村利用当地水资源丰富、利于水稻种植的优势,申请20万元到村产业发展资金,将民房改造成手工锅巴作坊,打造“思古潭”牌手工锅巴。为扩大生产规模,新桥村将闲置小学升级为标准化车间,注册安徽汇一食品公司,通过SC认证实现锅巴生产向标准化转变。2025年孙岗镇整合资金600 万元,在原有场地新建1800平方米标准化生产厂房,配套冷库和锅巴自动化生产设备。预计9月投产,届时年生产产值可达 200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约20万元,提供10个就业岗位,锅巴产业真正“炕”出了产业路。
(安徽汇一食品改造效果图)
小小珍珠,“串”成财富链。四年前,杨国武承包黄堰村闲置十余年的220亩水塘发展珍珠养殖,开启创业序章。其女杨静敏锐捕捉直播经济风口,在电商集聚区打造珍珠饰品工作室,她将养殖技术与时尚设计融合,推出的10mm爱迪生炫彩珍珠系列单品备受欢迎,日销破3万元。如今,这位年轻创客正筹建专业直播团队,构建“珍珠开蚌—饰品设计—直播带货—配送”全链条产业链。通过打造本土珍珠品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让沉寂的水塘跃动起“珠光宝气”的致富旋律。
(珍珠养殖)
(服装加工)
小小服饰,“织”出就业花。2025年新春,乡贤邬新华作为心系家乡发展之士,在听闻昭庆村申报安徽省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后。将昭庆村一座已闲置长达四年之久的服装厂房改造成“素斋+服饰”,一层素斋馆依托千年昭庆寺文旅资源,预计年接待游客超万人次。二层高端定制服装车间年产值可达百万元,为20多位居民创造了就业机会。这种“文旅+制造”的创新模式,既保留传统文化韵味,又融入现代产业要素,借助闲置厂房的盘活“织”就了绚烂的就业之花,有力地为乡村经济蓬勃发展注入全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