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7 09:43:18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靳民通讯员 常小箭)近日,陕西省农业生态环保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全省2个地级市、4个区县分别代表农业环保不同领域进行了典型发言和交流。西安市农技中心聚焦 "绿色循环 生态赋能" 的主题发言获得热烈反响。通过科技创新突破、模式集成创新、主体培育赋能“三力驱动”,走出一条具有西安特色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之路,为全省农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西安样本”。
科技攻关破瓶颈 激活绿色发展源动力
市农技中心联合西安工程大学组建专家团队,针对林果枝废弃物腐熟周期长、传统堆肥附加值低等行业痛点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创新研发的高效腐熟菌剂使腐解周期缩短至 15-20 天,发酵效率提升30%;“生物+分子膜”等智能发酵设备的应用,实现农业废弃物向有机肥的高效转化,节本增效达30%左右。这些技术突破不仅破解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难题,同时实现示范区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20%-30%,亩节本增效超千元。
模式创新强支撑 构建生态循环新范式
通过“技术研究、示范推广、标准建设”三位一体推进,先后集成五大生态循环技术模式。其中“农业废弃物‘生物 + 分子膜’菌剂协同发酵技术”,“设施蔬菜秸秆原位还田技术模式” 被列为全省生态环保类主推技术,累计建成生态循环试验示范基地50余个,示范面积突破2000亩,相关技术获省级农推奖1项,获批立项省、市地方标准5项,2个示范基地分别被授予省级“农业绿色低碳示范基地”、“生态果园示范基地”称号,实现了农业绿色低碳转型从理论到实践的质的飞跃。
主体培育树标杆 打造产业升级新引擎
市农技中心把生态农场培育作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采取“因地制宜、特色发展、以点带面”的方式,创新构建“技术研发—示范推广—服务指导—品牌创建”全链条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国家—省—市”三级培育体系,累计培育国家级生态农场4家、省级13家,储备市级主体30余家,总数量位居全省第一。通过定制化技术服务、精准化项目投放、常态化培训指导,形成“企业主导 + 技术支撑 + 政策保障”的培育模式。其中鄠益美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典型做法纳入全国生态农场典型案例,其生态农产品在全国生态日进行展销,农产品溢价达30%以上;中三博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我省生态农场代表亮相中德农业周,彰显 "西安模式" 国际、国内影响力。
如今的西安,生态循环农业已形成“点上示范、线上延伸、面上辐射”的发展格局。从秦岭脚下的生态果园到渭河沿岸的生态农场,从都市农业园区到乡村振兴示范村,绿色循环理念正加速转化为产业竞争力。
下一步,市农技中心将持续锚定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围绕农业生态循环关键技术,农业固碳减排技术模式,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着力构建“主体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全域发展格局,努力在全市农业绿色转型中展现更大担当。
“秸秆—养畜—菌肥—果粮”绿色低碳种养循环模式
“生物+分子膜”菌剂协同发酵技术模式
典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