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西安:应对近期降温寒潮 市农技中心发布技术指导意见

2025-03-27 10:03:36   

     据西安市气象台预报,受强冷空气影响,3月26日夜间至29日,我市将迎来一次寒潮吹风天气过程,最高气温骤降15℃以上。当前正值小麦拔节期、油菜蕾薹期,同时也是春季蔬菜生长关键期,作物抗寒能力显著减弱。为预防突然降温对小麦、油菜、蔬菜造成伤害,切实保障“菜篮子”产品稳定供应,现就防御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小 麦

     一是以水调温。在寒潮来临前,对有水浇条件的,尽快提前浇水,调节地面温度,增加土壤热容量,增强小麦抗寒能力;

     二是飞防抗逆。对没有水浇条件的,在降温前,力争在风小的时候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等叶面肥和抗逆调节剂,提高植株自身抗寒能力,避免或减轻低温伤害。因为此次降温伴有大风,会对无人机叶面喷施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用喷药机械要加大用水量,提高效果;

       三是受冻早管。冻害发生后,及时浇水追施氮肥,促进受冻小麦恢复生长。

油菜

      一是喷肥抗冻。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在降温前用0.01%芸苔素内酯10~15克+磷酸二氢钾100克+葡萄糖100克,兑水20~30公斤进行喷施;

      二是灌水防冻。在降温前根据墒情及时灌水,能有效稳定地温,防止干冻。

春季蔬菜防寒潮的具体措施

设施蔬菜

       一是加固棚室。检查并加固棚架、卡槽,紧固压膜线。老旧棚室增设临时支撑柱,防止大风掀膜或积雪压塌。提前关闭通风口,密闭棚室,防止冷风灌入。如遇降雪,应及时清扫棚面积雪,夜间可加盖防雪膜或草苫。

        二是做好保温。棚内搭建二膜或三膜(间距15—20厘米),覆盖保温被、草苫或加厚无纺布;通风口处和棚门口设置缓冲薄膜,确保夜间棚温不低于8℃。幼苗期或喜温蔬菜(番茄、辣椒等)可增设小拱棚或地热线。寒潮期间可临时使用热风机、增温块应急补温(每亩8—10块),但需注意防火安全。

       三是增加光照。寒潮来临前要及时清理棚膜上的雾滴、灰尘,保证棚膜的透光性;清理老叶、病叶,增加植株间的散射光照;同时在温室大棚的后墙张挂反光幕;多层覆盖及阴冷天气均易导致光照不足,有条件的地区要及时准备植物生长灯、LED灯、碘钨灯、钠灯等补光设备,必要时进行适当补光。

       四是适度施肥。寒潮来临前,可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海藻酸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适度增施镁、锌、硼等中、微量元素肥料,提高植株抗性。

       五是控制浇水。降温期间不宜浇水,避免地温降低加重冷害,确需浇水的做到“三浇三不浇”,即晴天浇,阴天不浇;午前浇,午后不浇;浇小水,不浇大水。

       六是减少整枝。低温植株生长慢、抗性弱。要尽量减少整枝打杈,避免植株伤口在低温高湿环境下感染发病。

      七是低温锻炼。在寒潮及雨雪天气之前1~2天适度进行植株低温锻炼管理,白天和晚上温度较正常管理下降2℃左右,帮助蔬菜作物提前适应低温环境,可以减少气温骤降造成的落花落果等生理障碍。

       八是预防病害。加强病虫监测和防控,密切关注灰霉病、霜霉病、菌核病和番茄晚疫病等低温高湿型病害的流行进展,发现中心病株要及时清除,宜选用烟剂或粉剂开展防控,避免病害蔓延。

露地蔬菜

      一是中耕培土。对于可以进行中耕的菜田,可在寒潮来临前,通过中耕培土于蔬菜根旁,有效疏松土壤,提升土壤蓄热能力,防止根系冻伤,保障根系活力。

      二是加强覆盖。寒潮来袭前,已定植的早春甘蓝、花椰菜、茄果类幼苗,可覆盖地膜+小拱棚,或临时加盖秸秆、遮阳网(夜间)。叶菜类(菠菜、小白菜等)可浮面覆盖无纺布(50克/平方米),防风保温。寒潮过后,要加强遮掩覆盖,延缓冻融过程,防止蔬菜因冻害失去商品性。

      三是强壮植株。寒潮来袭前,及时补充作物营养,强健植株,抵御冻害,保证受冻后快速恢复。同时,适当喷施叶面肥或植物源生长调节剂,补充植株急需的中微量元素等,避免营养供应不足,提高蔬菜植株抗寒能力,减少烂菜和冻伤现象出现。

恢复管理

       一是设施蔬菜。天气转晴后逐步揭膜通风,避免温度骤升导致植株萎蔫。受冻植株剪除坏死组织,喷施赤霉酸+叶面肥促进恢复;及时追施速效氮肥(每亩5—8公斤尿素)。

       二是露地蔬菜。检查幼苗受冻情况,缺苗田块及时补种快生叶菜(如油麦菜、生菜)。加强蚜虫、霜霉病监测,雨后喷施吡虫啉+代森锰锌预防病虫害。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靳民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