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秦岭野果点金手”丁小俊的产业传奇

2025-03-28 08:53:53   

在“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周至县,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丁小俊,他被誉为“周至县猕猴桃‘销售第一人’”,用智慧与勇气走出秦岭山野,缔造了周至猕猴桃产业最长久的神话。

IMG_7732

采访中,周至县竹峪镇果农赵依效认为,丁小俊把“秦美”推向市场,他是让全国猕猴桃走向北京“第一人”。同时,他还告诉记者一个细节:近几年,法国人法丙每年都会来一次基地,并称赞丁小俊是“中国猕猴桃鼻祖”;71岁的金福楼观片区经理王振海,回忆2019年以4元钱每斤全部收购打市场的情景,对丁小俊充满敬佩……

野果唤醒的秦岭少年

1959年,丁小俊出生在周至县骆峪镇红旗村的普通农民家庭。

到了山里的野果成熟季节,少年丁小俊背着竹篓穿行在荆棘丛中,指尖被野生猕猴桃的绒毛刺得发痒。

“这毛桃要是冬天也能吃多好!”丁小俊灵机一动,模仿村民储藏冻柿的方法,将青硬的毛桃与玉米秆层层码放在房檐——当除夕夜的鞭炮声炸响时,剥开果皮涌出的蜜汁,让全家人在煤油灯下惊叹连连。

童年野趣,在他心中种下了对猕猴桃的热爱种子。

大钟寺市场的破冰时刻

1987年深秋的清晨,北京大钟寺市场还弥漫着霜雾。丁小俊蹲在堆成小山的毛桃前,指甲嵌入果皮用力一掰,绿色的果肉渗出汁水:“您尝尝,秦岭的仙果!”围观群众迟疑地接过,瞬间被酸甜交织的滋味征服。不到一周,两万斤毛桃销售一空。

“我参军去了北京,当时一位战友的姐姐拉了两万斤野生毛桃到北京大钟寺市场,一周多都卖不掉。我出于乡情,帮她想办法。”丁小俊告诉记者,他在星期天市场人多的时候,让人们免费品尝软毛桃,并宣传其来自陕西大秦岭,营养丰富且天然无污染。“这一招果然奏效,让‘周至毛桃’的招牌在皇城根儿扎了根。”

IMG_7707

这场7天清空两万斤滞销果的战役,如同猕猴桃版的“农村包围城市”,让周至野果在京畿重地竖起战旗。此后,找丁小俊帮忙卖桃的人越来越多。1992年,他把妻弟和四弟叫到北京,联系了包括大钟寺在内的六个果品批发市场。1993年,他们在北京的市场挂上“陕西省科委周至猕猴桃冷库直销点”的牌子,并印制宣传单进行宣传,让周至猕猴桃在北京有了声誉。

明光寺市场的黄金年代

1997年,隆冬的明光寺市场,蒸汽在零下15度的空气里凝成白练。丁小俊踩着结冰的月台,看三十辆冷链车如银龙般吞吐货物。工人们将“海沃德”猕猴桃装入特制板盒时,金属打包机“咔嗒”的声响此起彼伏,这些印着“秦岭珍品”的礼盒,即将登上沈阳太原等地的年货柜台。

“我将六个市场的猕猴桃集中到明光寺市场,打造了北京唯一且最大的猕猴桃专营市场。这里每天上货、进货的人络绎不绝,销售范围辐射到东北三省、南京、山东、上海、广州等地。高峰期时,市场每天的进货量达30车左右,场面十分壮观。”丁小俊告诉记者,他的家族兄弟和亲戚共15个年轻人来北京打理和维护猕猴桃市场。

随着市场的发展,丁小俊的名字在周至人中间传开,人们亲切地称他为“丁老大”。

IMG_7789

田间到舌尖的产业密码

1998年,丁小俊以乡贤的身份被周至县委、县政府请回来共议猕猴桃大计。当领导提出建立“全国猕猴桃网络中心”的宏伟目标后,丁小俊当场拿出50万元资金用于中心运营。在召开200人的大会后,中心还建立了陕西12个区县的分支机构,有力推动了陕西猕猴桃产业的发展。

当时,他发现新西兰海沃德猕猴桃用板盒包装,售价高,而周至的海沃德却卖成了白菜价。于是,他在1998这一年定制了中国第一个装海沃德猕猴桃的板盒,提高了周至海沃德的商品价值。2015年,他吸收希腊包装特点,设计出十合一专版塑料盒;2017年,又自行研发塑料筐十合一包装,降低成本,保证了猕猴桃的完整性和美观性,引发同行效仿。

IMG_7768

2017年12月,丁小俊斥资2000万元成立了西安金周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企业占地面积150亩,冷库存储能力6000余吨,构建了年承载达50000吨以上的猕猴桃全供应链体系,是国产优质猕猴桃全品类全产业链经营龙头单位。他掌握着“金褔”“郁香”两个即食新品猕猴桃种植、储藏等关键技术,独家享有两个品种的种植权和销售权,全国拥有多处猕猴桃种植基地。

IMG_7744

从挑着竹篓的山野少年,到掌舵1.45亿的产业龙头,丁小俊作为猕猴桃产业“拓荒者”,表现出了执着的毅力和价值。

IMG_7795

IMG_7796

 

IMG_7797

展望未来,丁小俊认为,猕猴桃产业三年之内要重新洗牌,大的园区、老园区要退场,新农人要登台。下一步,他打算成立全国猕猴桃联盟,主推金福、郁香、瑞玉等品种。他正以自己的智慧和魄力,引领着中国猕猴桃产业迈向新的辉煌,让更多人品尝到美味的猕猴桃。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申小燕 闫瑜涛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