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2 18:17:35
拉料、撒料、清扫……在虞发群养牛的十余年间,这一系列动作几乎每天都在重复。3月27日,当记者来到他的牛场时,大大小小的牛儿们,正欢快地吃着草料。
这处牛场位于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西口回族镇的一处山坳中,两侧山林繁茂,树下的野草也被渐暖的山风唤醒,一群群健硕的“岭南牛”在牛场中悠闲地踱步。
“因为我们牛场以纯种‘岭南牛’品种保护为主,所以目前存栏仅有83头,但在周边来说,也算是规模不错的牛场了,”虞发群说:“当然,我计划今年继续扩繁,争取达到150头左右,最终目标是牛场存栏200头以上。这样不仅能保证种质安全,还能给我家带来稳定的收益,让家人的生活更好一些。”
岭南牛作为秦岭南部地区特有的牛种,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善爬坡,挽力大,抗疾性强,繁殖性能好、早熟易肥、肉质鲜美等诸多优良特性,在当地的农耕文化和饮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外来牛种的冲击,岭南牛的种群数量一度面临严峻挑战。为了拯救这一珍贵牛种资源,镇安县畜牧兽医中心牵头建立了岭南牛保种场,并由虞发群负责的镇安县瑞丰农业有限公司运营管理。
保种场自成立以来,便肩负起保护岭南牛基因多样性的重任。通过科学的选种选配、严格的疫病防控和精细化的饲养管理,深入研究岭南牛的遗传特性,建立完善的系谱档案,逐步扩大品种纯正的岭南牛种群规模。
保种工作远非简单的数量维持,镇安县畜牧兽医中心深谙"活态传承"的要义,创新设计出"梯度保种"方案:核心群由企业严格把控血缘纯度,扩繁群向周边农户提供优质种牛,商品群则通过地理标志认证提升市场价值。这种金字塔结构既保证了种质资源的纯净性,又让农户在参与保种中获得实际收益。
据统计,2024年镇安全县岭南牛存栏15000头,年出栏约4000头,每头平均产肉500斤,每斤价格36元/斤,年出售岭南肉约200万斤,销售额约7200万元。
镇安县畜牧兽医中心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对岭南牛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完善保种体系,同时积极探索岭南牛产业发展新模式。通过发展特色养殖、打造品牌牛肉产品等方式,将岭南牛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冯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