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网络中国节·清明 | 云端祭扫,让思念跨越山海

2025-04-03 08:53:18   

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3月31日,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江女士一早就和家人来到了昌平区十三陵镇盘龙台墓园,给逝去的亲人扫墓。和多年前捧着纸钱、水果来扫墓相比,江女士今年只带了一部手机。进入墓园大门,她将准备好的二维码出示给工作人员,“滴”一声后,江女士就收到一捧用牛皮纸袋包装好的鲜花。“这是我在‘云祭扫’小程序上提前预订的鲜花,赶上了限时活动,只用了0.99元。”江女士告诉记者。

在十三陵镇,清明祭扫正以数字化的形式焕发新生。民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3月18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2025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要求,将殡葬移风易俗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文明节俭治丧、节地生态安葬、文明低碳祭扫”。这座守护着明十三陵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古镇,让清明慎终追远的文化内涵在云端得以延续。

打开“云祭扫”小程序,记者看到了很多使用者的留言,“花很新鲜、漂亮,满载情谊,感谢。”“这个形式不错,文明祭扫,寄托哀思。”北京十三陵绿都憩园管理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云祭扫”小程序从2023年开始试运行,如今已正式投用,除了可以“线上”点单、线上祭拜之外,还可以为不能亲自到墓地祭扫的人们提供代客祭扫、擦洗墓碑等服务,“去年在线上下单代客祭扫的客户,今年又在小程序上下单了,他们非常满意这种方式,既能表达他们对祖先的缅怀,也不用不远千里地赶回家。”他说。

在十三陵镇盘龙台公墓大门前,记者看到有工作人员正在向前来祭扫的群众发放宣传手册,引导他们文明祭扫,一旁的广播也在循环播放“云祭扫”的使用方法,“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广低碳祭扫,这几天我们的工作人员时刻在墓园里巡查,随时给来祭扫的群众提供帮助。”盘龙台公墓工作人员拿着手机向前来祭扫的群众展示着“云祭扫”小程序的使用方法,“除了让人们更加方便祭扫,我们更要向大家宣传一种绿色、安全、文明的祭祀方式和理念。”

“并不是非要来到墓园才能表达对祖先的哀思,如今在手机上也可以给先辈们献一束花,上一炷香,还可以把逝去亲人的照片、事迹上传至云端,思念亲人时随时都可以看到。”公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和之前相比,大家的祭扫方式更加文明了,从带香烛、纸钱到鲜花、水果,这几年有了云端祭扫,我能明显地感受到网络祭扫、绿色殡葬理念正逐渐被更多人的认可和接受。”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于婷婷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