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9 14:29:41
“现在家门口的路灯亮堂了,沟渠也清理干净了,党员干部三天两头来家里问需求,日子越过越舒心!”近日,两当县泰山乡同心村村民王大爷的一番话,道出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带来的新变化。今年以来,泰山乡紧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主线,以“组织强基、服务提质、共治聚力”为抓手,推动基层党组织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升级,绘就一幅“党心连民心、治理有温度”的乡村新图景。
织密“组织网”,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哪里有治理难题,哪里就有党组织冲锋在前。”泰山乡将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不断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以“户户有人联、家家情况清、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音”的目标,按照“居住相邻、易于集中、便于活动”原则,以村民小组为基础,不超过8户为标准,从村两委成员、老党员、致富带头人等群体中推选一户任“四邻微网格”联户长,推动党员干部下沉网格担任“红色网格员”,形成精细化治理的微网格组织构架。联户长主动承担起“七大员”职责,即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民情搜集员、环保守护员、文明倡导员、致富带头员、应急安全员。通过定期走访联系户,负责收集民情、诉求和“急难愁盼”等事项并及时上报。全乡共设置9个网格群,吸纳联户长46名,联系户数279户。今年以来,通过“四邻微网格”收集上报并解决安全隐患、邻里纠纷、乡风文明、社会民生等事项30余件,让“小网格”真正发挥出了“大作用”。
针对农村留守老人多、人居环境整治难等问题,创新推行“党员联户”机制,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民意收集、矛盾调解等工作。在护林防火等紧要关头,全乡迅速成立“党员突击队”,构筑起“支部建在一线、党员冲在前沿”的红色防线,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党员就在眼前”。
做优“服务圈”,用“红色温度”温暖民生需求
走进泰山乡各村党群服务中心,房屋宽敞明亮整洁,服务事项清晰,功能设置合理,办公设施齐全,党员志愿者全程提供“帮办代办”服务,浓厚的党建文化氛围扑面而来。
党群服务中心作为推进乡村治理的坚强阵地和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泰山乡充分发挥党建主阵地作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资源,为党员群众及时提供各类便利服务,让村级活动场所成为学习教育、民主议事的重要平台,打造集党务、村务、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便民服务站。此外,各村均成立“乡贤议事会”,吸引返乡创业人才、退休干部等参与村级事务,撬动社会资源用于道路硬化、路灯安装等民生项目,让发展成果更有“民生厚度”。
在各村党群服务中心,时常能看到群众们或看书学习,或下棋对弈,或聊天说笑,幸福的笑容洋溢在脸上。双河村村民黄根卷说起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变化感受,他满脸喜悦地说:“这里设施比较齐全,环境也比较好,农闲的时候大家都喜欢过来聚到一起看看书、聊聊天,日子过得很开心。”
共绘“同心圆”,聚“红色合力”激发治理活力
“以前邻里间有矛盾都靠‘和稀泥’,现在有了‘说事会’,大家坐下来讲道理、定规矩,心气顺了,村子也更和谐了。”在中山村3月份的“民事直说会”现场,村民们围坐一堂,共同商议村规民约修订事宜。
近年来,泰山乡坚持引导群团组织、社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构建“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评、事事有人管”的共治格局。通过推广“党建+积分制”“道德评议会”等机制,发动群众主动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移风易俗等工作,形成“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良好氛围。同时,聚焦产业发展,积极探索“支部领建、村村联建、村企共建、党群同建”党建联盟四型共建发展模式,促进农业产业增效、集体经济增长、农民群众增收,让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基层治理的核心是‘人’,关键在‘用心’。”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服务”,泰山乡的实践证明,党建引领是基层治理的“根”与“魂”。当鲜红的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当党员的身影活跃在田间地头、村头巷尾,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必将畅通无阻,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必将加速实现!
如今的泰山乡,党群服务中心成了“议事室”“暖心窝”,党员干部成了“贴心人”“主心骨”,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下一步,两当县泰山乡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模式,推动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红色动能”在乡村振兴中迸发更强活力,真正实现“党建强、治理优、群众富”的目标。(王霄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