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1 10:26:28 白凌燕 王志静
4月8日,靖边县席麻湾镇塘坝渠村村党支部与驻村工作队组织10余名党员及致富带头人到绥德县红梅杏产业示范基地,深入学习先进经验,力求为塘坝渠村的红梅杏产业发展找到新的方向。
在绥德县康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红梅杏基地中,技术学习氛围浓厚。塘坝渠村党支部书记白东宁专注地躬着身子,将手机镜头紧紧对准技术员示范的红梅杏修剪动作,不放过任何一个关键细节。“红梅杏修剪讲究三枝六叉,修剪技术直接关乎结果品质。”技术员的讲解让大家深刻认识到科学种植的重要性。
党建引领一直是塘坝渠村发展的核心动力。2024年,塘坝渠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成为靖边县唯一一个凭借林果产业实现这一目标的村子。然而,这个位于白于山区的脱贫村曾经面临诸多困境,近万亩耕地传统作物收益微薄,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在镇党委的引领下,村党支部积极作为,盘活集体退耕还林地,建成540亩红梅杏基地。如今,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但如何进一步提升种植、管理水平,拓宽销售渠道,成为摆在眼前的关键问题,这也是此次考察学习的重要原因。
在田间课堂中,考察团成员们收获满满。基地负责人霍康红介绍的矮化密植技术让大家眼前一亮:“管护好的话,一棵树就能带来5000元的收益。”驻村第一书记贾金认真地在笔记本上绘制树形结构图,详细标注“主干分层”“结果枝组培养”等关键技术要点。致富带头人张双忠则用手机记录下这宝贵的一刻:“咱村的人估计都没见过这种高产树形,得让乡亲们也见识见识!”当看到自动滴灌系统精准为梅杏树“解渴”时,白东宁兴奋地表示:“今年,在镇政府的支持下,咱们村的杏树基地也能用上滴灌了!”
此次考察,塘坝渠村与绥德县康达农民专业合作社达成帮扶协议。返程途中,车厢内讨论热烈。村党支部副书记曹亚兵满怀信心地掰着手指算账:“等咱们基地管理更完善,按照‘集体经济+农户’模式发展红梅杏,两年后村集体年收入肯定能翻一番!”大家一致认为,这次学习不仅是技术上的升级,更是一次集体经济发展思维的革新。
据了解,塘坝渠村在2025年已新补植红梅杏2000余株,并计划进一步完善水利设施、加强除草管护、科学防治病虫害,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质量,让红梅杏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黄金支点”。从传统耕作到特色种植,从资源闲置到充分盘活,从单纯生态建设到经济与生态“双赢”,塘坝渠村正朝着“支部强、产业兴、集体富、百姓乐”的乡村振兴目标大步迈进。四月的春风吹过新栽的梅杏苗,这片黄土地上,集体经济发展的崭新画卷正在实干中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