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4 17:53:52
通讯员 曹斌儒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齐巨儒
地处渭北平原西部的陕西省长武县,近年来在畜牧兽医体制改革进程中创新探索,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模式,有效破解了因外地兽医不愿驻留、本地服务力量不足导致的动物诊疗难题,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改革破局:四维发力构建服务体系
随着畜牧兽医体制市场化改革推进,针对县域散养户多、养殖规模小的现状,长武县精准施策,构建起立体化兽医服务体系。一是推动规模养殖场与专业兽医机构建立“驻场服务”机制,全县已有10余家规模养殖场实现“一企一兽医”全覆盖;二是组建“银龄兽医服务队”,动员4名退休畜牧兽医工作者充分发挥余热,就近就地开展诊疗服务,累计开展下乡服务180余次;三是线上线下联动,提升服务效能。除现场指导外,还引导养殖户扫码下载“中国农技推广”APP,以建立养殖大户服务群等形式,农户可通过上传视频、图片等方式实时咨询。同时,结合中国兽医发布视频号、陕西牧技推广公众号、农科讲堂等多种学习平台,打通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云问诊+实地指导”方式,实现现有技术人员服务效能提升40%;四是实施“家庭养殖场主转型培养计划”,开展动物病理学、基础诊疗等专题培训3期,培育出56名掌握基本兽医技能的“养殖能手”。
创新实践:科技赋能长效发展
在夯实人才基础的同时,当地同步推进智慧畜牧建设。通过指导养殖户充分利用豆包、腾讯元宝、通义、讯飞星火、DeepSeek、kimi等大数据平台开展在线问诊,弥补临床兽医不足的困境。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人介绍:“我们正在借助DeepSeek大模型智慧诊疗,未来也将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疾病预防关口前移。”
振兴成效:小切口带动大产业
系列创新举措成效显著,全县动物疫病诊疗响应时间从原来的48小时缩短至12小时内,养殖户满意度提升至92%。“现在羊群有个咳嗽发热,手机视频就能联系专家指导用药,再不用赶几十里山路了。”长武县洪家镇养殖户王建军感慨道。随着服务短板的补齐,全县畜牧业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2024年畜禽出栏量同比增长5.3%,带动200余户脱贫群众实现增收。
长武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化“专业兽医+乡土人才”培养模式,计划三年内实现每个行政村培训、配备1名兽医协理员,同时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服务体系,为乡村振兴筑牢畜牧产业健康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