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4 20:34:04
四月的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春风拂过层层梯田,银色地膜波光粼粼,一幅科技赋能、生态优先的春耕图景正生动铺展。
科技助力:地膜铺就“增收路”
清晨7时,吴起县庙沟镇中台村农田已是一片沸腾。2台全膜双垄沟播机在梯田间划出笔直的银线,开沟、铺膜、点种、覆土,一气呵成。“农机每天能完成80亩作业,播种精度误差不超过2厘米。”中台村村支书齐有峰介绍说。
据悉,吴起县今年列支2300万元,对标准化种植荞麦5亩以上的种植户每亩补助100元,对标准化种植谷子、糜子、大豆、葵花或黄芥、大豆套种5亩以上的种植户每亩补助150元。同时,采用0.015毫米加厚高强度地膜,大力推广玉米密植高产技术。
生态优先:果园吃上“营养餐”
近日,在长官庙镇李沟村、庙沟镇大岔村的山地苹果示范园里,养殖合作社的粪污经无害化处理后,化作水肥一体化的“生态套餐”直供果园。“果园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已达90%,苹果糖度提升,苹果也非常好卖。”果农李俊恩说。
这种“畜-果”生态循环模式,正在吴起县8个镇街推广。2024年,吴起街道、长城等镇街相继建设有机肥加工点,将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提升至92%。
政策护航:种地更有“底气”
清明过后,种粮大户雷明华刚办妥“春耕贷”手续。“29万元信用贷款当天到账,买了新型播种机和生物菌肥。”雷明华高兴地说。
据了解,今年起,吴起县出台“八项硬核措施”,整合1.29亿元专项资金,建立“县乡村三级包抓”机制。农业农村局局长石秀旗介绍:“我们储备农资2.6万吨,组织农机具5280台套,确保4月底前完成春播任务。”
春潮涌动处,希望的种子正在吴起县的山山峁峁萌发新绿。吴起县委书记贺毅在地头间与农户算起增收账:“今年我们实施‘千万工程’,既实现了果畜、菜畜、粮畜有机循环,又让黄土坡守住了生态颜值和产业价值。”(何广伟 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