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西安市农技中心举办小麦油菜中后期管理现场会 助推夏粮丰产增效

2025-04-16 10:41:32   

        当前正值小麦孕穗破口期与油菜盛花期关键节点,西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4月10日组织开展2025年小麦、油菜中后期田间管理现场观摩与技术培训活动。通过"田间课堂+技术赋能+产研对接"三位一体模式,为夯实夏粮丰收根基注入科技动能,农技人员、种植大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参与活动。

图片

化控技术护航 "吨半田"增产有方

      现场会上,与会人员观摩了周至县尚村镇晋水村稠旺苗化控效果及小麦“吨半田”苗情。市农技中心技术人员向40余名农技人员展示稠旺苗化控技术的要点:“这片示范田采用‘冬前化控+春季机械镇压’技术,优化了群个体结构,冬前株高较对照降低6.3cm,拔节后植株一二节间长度未超过15cm,茎秆抗倒伏性显著增强。”

      今年,该示范田采用优质品种西农733,结合宽幅沟播进行适期适量播种,配合科学肥水、病虫害防治、冬前化控+春季机械镇压,预计亩成穗46万—47万,后期加强“一喷多防”,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亩产有望突破700公斤/亩。 

图片

油菜品种迭代 机械化率跃升

         转过几道田埂,终南镇马蓬村的油菜田已是一片金黄。多个新品种油菜如同T台模特般排列展示:“秦优1618” 株型紧凑、“荣华油10号” 抗病性强、“陕油28” 角果饱满。市农技中心业务骨干向观摩人员介绍:“通过近5年品比试验,我们筛选出秦优1618、荣华油10号、陕油28三大优势品种,抗逆性强、产量稳,去年示范田平均亩产分别达179.63公斤、174.06公斤和165.68公斤。”

     近年来,西安市油菜种植加速迈向全程机械化。2024年全市油菜播种面积超6万亩,机械直播占比达29.5%,同比提升13.6%,机械作业效率是人工的2倍,产量效益双提升。

图片

防灾增产体系筑牢丰收防线

       当前正值小麦、油菜产量形成的关键生育阶段,市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杨美悦指出小麦需重点防干旱、防赤霉病、防干热风。一是水分精准调控,抽穗前建议将土壤含水量维持在60%—80%适宜区间。针对特旱区域,建议实施0-10cm土层浅灌水,单次灌水量控制在20—30m³/亩。二是赤霉病综合防控,重点在齐穗期(全田抽穗率达70%时)开始防控,5-7日后补防一次,无人机喷施用水量必须保证4L/亩以上。三是干热风防御,在灌浆中期采用移动式喷灌、滴灌等实施“小定额补水”,灌水量10—15m³/亩,配合无人机喷施磷酸二氢钾,作业液量100g/亩。

       油菜初花期(50%植株开花)是“一促四防”关键时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水溶性硼肥、杀虫剂、杀菌剂等混合液,防菌核病、防花而不实、防早衰、防虫害,以促进油菜中后期生长。推荐配方:咪鲜胺或戊唑醇等杀菌剂+噻虫嗪等杀虫剂+速效硼50~100 g/亩+磷酸二氢钾100~200 g/亩+尿素200~300g混合喷施。

图片

        为推动西安市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市农技中心组织开展了粮油作物大面积提单产座谈交流暨技术培训会。各区县围绕“数据、项目、人才、服务、科技”分享经验做法,提出困难、建议。市农技中心就“田块分级、主体分域、服务分段、技术分类” 的粮食生产技术服务新体系,进一步总结了工作思路、技术模式及推进路径。 

       开展“五维赋能·强基提产”行动,是推动我市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的重要工作举措。下一步,全市农技部门将围绕五个维度提炼工作,形成系统化举措;立足本区域实际,形成精准的粮食耕地“产能提升图”,实行挂图作战;同时,加强经验总结和推广,形成亮点广泛宣传。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靳民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