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7 14:17:58
循环农业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农作方式,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蚯蚓健康循环农业以其生产资料的广泛性和管理的简便性成为目前循环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之一。
蚯蚓是土壤中分布非常广泛的动物之一,它通过取食、消化、排泄和掘穴等活动在其体内外形成众多的反应圈,从而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物理过程产生影响,被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蚯蚓在生态循环农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将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产生的废弃物,如畜离粪便、秸秆、生活污泥、餐厨垃圾等吸收消化,转化为优质的有机肥肥料——蚯蚓粪,其中富含士壤所需的有益生物菌群。蚯蚓粪施用施用于土壤后,不仅能够改良土壤,还能增强作物抗病能力,促进作物健康生长,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品。农作物在利用蚯蚓粪、蚯蚓肥等进行农业生产后,废弃的秸秆、藤蔓、叶片等又可作为蚯蚓养殖的生产资料,形成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如何发展蚯蚓健康循序农业?蚯蚓健康循环农业的投入及产出情况如何?目前该产业发展的状况如何?针对此类问题,记者采访了有着17年蚯蚓循环农业研究经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校外指导导师、陕西龙秋云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康定。
蚯蚓健康循环农业的概念?
蚯蚓健康循环农业是利用蚯蚓强大的消化功能,收集利用农业生产和生活生产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养殖蚯蚓,蚯蚓吸收和消化此类废弃物后会产出优质的有机肥——蚯蚓粪。再以蚯蚓粪和蚯蚓为原料生产出的水溶肥、叶面肥等为肥料生产出高效、优质、绿色、安全的农产品进行销售,作物收获后废弃的秸秆、藤蔓等可用于蚯蚓的养殖,形成了高效、健康、闭环的循序农业。“蚯蚓健康循环农业,不仅解决了农业生产和生活生产中废弃物无法及时有效处理的问题,降低的碳排放,还为有机肥循环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李康定说道。
李康定查看蚯蚓生长情况
蚯蚓健康循环农业开展的要求及投入和产出情况如何?
据李康定介绍,蚯蚓循环健康农业在全国范围内水源及交通便利的地区均可开展。以1亩地为例,8年内除需首年投入价值1.7-1.8万元的蚓种外,其他投资仅余秸秆、牲畜粪便和人工等,与投资后每月的产出相比,原料及人工的投资可忽略不计,甚至略有结余。每亩蚯蚓养殖基地,每年可产出蚯蚓粪40顿,蚯蚓4000斤。“如果在蚯蚓养殖基地中栽植辣椒及西甜瓜等作物,每年还可产出西甜瓜2000余斤,辣椒1500余斤,亩毛收入在2.7-3.5万元之间。”李康定算了一笔账。
蚯蚓健康循环产业产出的蚯蚓粪和蚯蚓怎么处理?有如何效果?
李康定仍按1亩蚯蚓养殖地为例介绍,每年每亩地产出的40顿有机肥可作为20-40亩农作物的基肥使用,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4000斤蚯蚓可制成8000斤水溶肥或6000斤叶面肥用于对作物的追肥使用,可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促进作物提前成熟。“目前,我公司利用蚯蚓为原料制作水溶肥和叶面肥的技术已经成熟并形成了完整的制作生产方案及流程。”李康定说。
工人在以蚯蚓粪为基肥的土地上栽植辣椒
蚯蚓健康循环农业能规模化应用吗?适用于哪些农产品,有无具体实例?
李康定团队自2020年开始至今,已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建立了占地面积为520亩的集蚯蚓养殖和以蚯蚓粪、蚯蚓肥为肥料的旱稻、西甜瓜—辣椒立体混合种植和生产的规模化标准示范基地。该基地规模化运用蚯蚓循环健康农业生产模式生产出的旱稻、西甜瓜、辣椒等有机农产品已在西安高端会所、三甲医院等开始定制化销售,并获得了用户的认可与青睐。“目前,蚯蚓健康循环农业除在基地中的农作物上应用外,还在陕北的苹果和其他各类农作物上进行了应用,均取得了优质高产高效的效果,在宁夏、甘肃、山东、广东、海南等省份还联合建立了40余个示范推广基地,累计示范面积超过3000亩。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关中,辐射陕北,示范和推广蚯蚓循环农业,为我国循环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积极献力献策,推动其再上新台阶。”李康定告诉记者。
李康定介绍以蚯蚓粪为基肥的西甜瓜-辣椒混合立体种植基地
蚯蚓健康循环农业实现了种植、养殖的相互协调,使整个生产过程形成了养殖为种植提供有机肥源,种植为养殖提供补充饲料的良性循环,助推禽畜粪污、农业有机废弃物等资源的再利用,有效的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品质与质量,增加了经济效益,“蚓”出了循环农业的新路径。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胡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