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2 09:13:16
4月17日,薯类绿色高效生产国际学术交流会在山东济南召开。本次会议国内外专家聚焦薯类作物的育种、高效生产、绿色防控、食品加工等全产业链关键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分析国际市场的需求和趋势,学习先进技术,加强合作与资源共享。
本次大会以“合作与创新-促进薯类产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汇聚全球薯类顶尖学者,聚焦薯类作物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控、高效生产、食品加工、绿色发展等关键议题,通过大会报告、座谈交流和现场观摩等形式,交流思想,凝聚共识,推动薯类国际协同创新,建立绿色可持续发展交流平台,促进构建薯类产业发展协同机制,推动全球薯类产业迈向绿色、高效、包容的未来,同时进一步提升山东薯类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全球薯类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梁金光表示,在薯类作物科技创新上,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研成果丰硕,构建了全球首个马铃薯端粒到端粒基因组完成图,破解了四倍体作物基因密码;在全国率先研发并推广脱毒种薯繁育技术体系,推动我国马铃薯单产实现大幅提升;培育的“鲁薯”“双丰”系列品种累计推广超过3亿亩。保存甘薯相关种质资源1000余份,培育出济薯系列品种30余个,其中济薯18是利用国际马铃薯中心提供的种质育成的我国首批紫薯审定品种;研发的鲜食型甘薯肥水精准供给轻简高效生产技术使亩效益提升300-500元。合作各方希望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围绕薯类绿色高效生产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共同书写薯类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的时代华章。
据介绍,作为中国薯类产业的核心阵地,山东牢固树立大食物观,书写了“小作物、大作为”的精彩篇章。在马铃薯产业方面,260万亩沃土孕育超700万吨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15%,占全国出口量三成以上。“中国马铃薯之乡”滕州已成为国际市场的品质标杆。在甘薯产业方面,193万亩种植面积贡献了550万吨鲜薯,以全国第五的面积夺取总产第二、单产第一的佳绩,鲁中鲜食、鲁南深加工、胶东外贸三大产业带各展所长。在科技创新方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构建起全球先进的脱毒种苗技术体系,先后自主培育30多个甘薯新品种,推动产业科技贡献率突破50%,为全球薯类绿色生产提供“山东方案”、插上科技的翅膀。
本次活动分别举办全球杂交马铃薯联盟(GHPA)专题研讨会、马铃薯绿色高效生产、甘薯绿色高效生产等三个主题报告会。报告会后,专家赴泗水利丰食品有限公司和滕州马铃薯生产基地参观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