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3 08:37:31
当前,西安市地膜甘薯栽植工作即将全面展开,将甘薯种在适播高产期,提高甘薯播种质量,是奠定高产稳产的基础。针对当前我市土壤墒情不足,气温波动较大,存在降温、吹风、浮尘天气过程现状,提出如下技术意见:
01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环境,选用适合西安地区种植、增产潜力大的脱毒品种,如秦薯5号、秦薯4号、红心431、秦薯8号,特色品种如秦黑薯、紫薯2号等脱毒品种。
标准健康壮苗参数因品种而定,品种不同参数也不同。秦薯5号标准健康壮苗:薯苗剪口高度≥50 mm,薯苗纯度≥98%,茎粗≥2.5 mm,百株薯苗重≥750 g;单株薯苗长度22-30 cm,单株薯苗节位数4-6个;叶片大而浓绿,薯苗顶三叶齐平;茎叶无病虫害。
02土壤处理
亩用30%的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1.0-1.5 kg,防治茎线虫和地下害虫;或亩用20%的三唑磷微胶囊悬浮剂1.0-1.5 kg,防治地下害虫。一般50%防虫药剂结合起垄时施入土壤,50%的防虫药剂结合第3次灌水时施入垄内。
03科学施肥
以增施有机肥为主,逐渐减少化肥用量。每亩施硫酸钾50 kg、磷酸二铵复合肥20 kg、生物有机肥120 kg。磷酸二铵和50%的硫酸钾起垄时作基肥施入土壤,50%的硫酸钾后移至薯苗栽植50天时配合灌水追施。
04机械起垄
(1)起垄时间
一般在栽植前15天起垄。采用多功能起垄覆膜机结合起垄一次完成施药、施肥、铺设滴灌带、覆膜等生产工序,减少用工,提高生产工效。
(2)起垄标准
垄距90-100 cm,垄高30-35 cm,垄截面为正梯形,垄顶宽不小于20 cm。
(3)地膜选择
一般选择厚度0.01 mm以上白色地膜,宽度90-100 cm。
(4)滴灌系统
栽植前组装滴灌系统并放水调试。输水带标配:PE材质,带宽6.6 cm。滴灌带标配:侧翼迷宫式或贴片式,管径16-20 mm,壁厚0.3-0.6 mm。侧翼迷宫式滴灌带铺设长度小于60 m,工作压力0.05-0.15 MPa,流量1-2 L/h;内镶贴片式滴灌带铺设长度小于80 m,工作压力0.05-0.25 MPa,流量1-2 L/h。过滤器标配:叠片式或筛网式。
05田间栽植
(1)薯苗处理
栽植前用30%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5倍稀释液浸泡种苗基部10 cm处10分钟,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用10%吡虫啉微胶囊悬浮剂5倍稀释液浸泡种苗基部10 cm处10分钟,防治地下害虫。
(2)适墒、适期插栽
地膜覆盖栽培一般比露地早栽10天左右。西安地区单膜覆盖在4月上、中旬栽苗,当膜内10 cm地温稳定在16℃时即可栽苗。栽植密度要掌握肥地宜稀,旱薄地宜密,短蔓品种宜密的原则,每亩栽苗3000-3500株(以秦薯5号为例)。
(3)栽植方法
人工栽苗:一是改良水平法。在垄面上开好的种植沟里(沟深5-6 cm)栽苗,先将薯苗根部垂直插进沟底1-2 cm,再把薯苗各节水平压入,覆土5-6 cm,将头部3-4片叶露出地面,即:一深插,二平躺,三抬头,四浅埋,五少露(尽量少露,露出二叶一心即可);二是平躺法。将薯苗根部及各节水平压入开好的定植沟里,覆土5-6 cm,将头部3-4片叶露出地面。
机械化插栽秧苗:使用甘薯专用定植机械,一次性完成起垄、垄面开沟、插栽秧苗等工序,秧苗按设计的株行距定植。
栽苗后,及时覆盖地膜,地膜周边用土封严,在有苗的地方膜上加盖土,压实地膜,防苗受冻。
06田间灌水
薯苗栽植前1-2天第1次灌水,滴灌2-3小时;薯苗栽植后立即进行第2次灌水,滴灌6-8小时;薯苗生长至40-50天时进行第3次灌水,滴灌6-8小时;伏天及时灌水保证垄内不缺墒。
07查苗、放苗
栽苗后4-5天进行查苗,发现缺苗时在下午或傍晚进行补苗。晴天中午,当膜内温度接近40℃时要开口放苗,人工用小刀片将膜横向划2 cm的小孔通气,以防烧苗,下午再引苗出膜,及时用土封严地膜破裂口。
08化学除草
选用内吸传导型选择性芽前除草剂异丙草胺化除杂草,每亩使用50%异丙草胺乳油14-20 mL或90%异丙草胺乳油9-10 mL,兑水45-60 kg。栽植后1-3天(薯苗缓苗期)为最佳化除时期,田间喷施药剂要尽量避开高温天气。行间杂草可等小苗成活后再用上述除草剂或人工中耕行间除草,注意喷头上带防护罩,谨防喷在薯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