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六安市舒城县棠树乡:插秧正当时 农机助生产

2025-04-23 10:28:34    王韬

再生插秧忙,水田披“绿装”。眼下,正值再生稻插秧的关键期,在六安市舒城县棠树乡寒塘村程青松的稻田里,机声隆隆,数台高速插秧机在田间穿梭作业,农机手熟练地操作着插秧机,一块块水田间,农机作业声轰鸣,来回穿梭,一株株秧苗从插秧机苗盘上依次滑落,均匀整齐地植入水田里,为稻田披上绿装,整个稻田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劳作景象。

6d4db77b796ec0059d451e0dea64922

“我们合作社和农户签订半托式协议,包括旋耕、育秧和插秧。插秧机一次可以携带20多盘秧苗,过去插秧需要一整天,现在采用机械化插秧,1小时就能完成。大大缩减了人工。”舒城源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程青松讲道。

据了解,机插秧与人工插秧相比较,除了具有省时、省力、省肥等优势,且返青期短,不易伤根,栽插均匀,插秧机还带同步施肥功能,可以减少一到两次人工施肥,有利于水稻生长、提高产量,同时也便于田间管理。

“现如今机械化作业替代过去‘手把青秧插满田’的农忙景象,群众种地变得更有效率,也更加轻松。这也让种植大户的积极性也大幅增加。”寒塘村党支部书记许令全讲道。

入春以来,棠树乡高度重视春耕生产工作,提前谋划部署,加强宣传发动,充分调动种粮大户、农户生产积极性,强化技术指导,积极抢抓农时,因地制宜抓好春耕生产工作。

“为促进水稻丰产丰收,棠树乡抓住今年水情、苗情好,气温适宜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主力军的作用,积极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及时帮助农户解决机插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助力我乡优质水稻生产增产增效。”棠树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张德清说。

经过几年的发展,该乡再生稻亩产能突破260公斤以上。“当前我乡再生稻栽插已全面铺开,今年再生稻栽插面积达到4100亩,较去年增加有所增加。预计4月底全乡再生稻机插秧工作将全部完成。”棠树乡农综中心主任张德清表示。

仓廪实,天下安。近年来,棠树乡全面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从选种用种、技术攻关、农业机械化等方面,因地制宜推广稻油轮作、田间套种等种植方法,科学助力粮食生产,提升粮食产能,牢牢端稳“饭碗”。

“下一步,棠树乡将大力推动科技兴农、科技助农,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现代化,依托相关政策,不断提高我乡农业机械化水平,依托技术和服务保障粮食生产全过程,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棠树乡副乡长朱德胜表示。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周雪晴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