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7 14:44:54
每年的五月,杨凌总有一场有关油菜的科技盛会,吸引国际、国内油菜相关院士专家,科研院所、企业、种植户齐聚,共飨油菜科技盛宴,共商中外油菜种业合作和维护国际粮油安全的“中国策”。
近年来,中国油菜育种人加强科研投入,种业企业积极“出海”携手把中国优良的油菜品种,试种推广到海外,助力国际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而中国农科城杨凌,以秦创原农业板块为创新驱动引擎,坐拥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形成了“育、繁、推”紧密融合矩阵,畅通种业成果转化渠道,开启种业成果落地生金“直通车”。
每年举办的油菜科技大会不是一场常规会议,而是与会嘉宾从主题报告、成果推介路演、企业需求展演、品种权交易、科企协作签约及新品种展示观摩等众多活动中助推粒粒油菜籽“瓜熟蒂落”的见面会。
以第五届全国(杨凌)油菜科技大会为例,杨凌农作物生物育种共享平台的揭牌,为陕西省油菜产业未来发展集思广益,为推动油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花结果建言献策。148个油菜新品种接受了嘉宾检阅,农业科技的新成果新成效得到了更好的示范推广。
在技术创新方面,本届大会重点推介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品种。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选育的“秦优908”“盈星66”等新品种,通过聚合育种技术实现了高含油量(48%以上)与抗倒伏、抗菌核病等性状的完美结合,在黄淮流域示范推广中平均亩产达220公斤,较传统品种增产15%以上。“汉油14”则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创制了抗根肿病新种质,并在四川、重庆等根肿病重发区推广后,亩均挽回损失超300元。
在技术推广机制上,本届大会首创“企业+团队+基地”联合体模式,推动科研成果快速落地。武汉庄发禾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说,2022年,公司已经在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国家建立试验示范基地,推广杂交优质油菜达25万亩,实现了品种适应性与国际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
面对油菜产业“种植分散、加工滞后、品牌缺失”的痛点,大会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双轮驱动,构建起“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产业体系;杨凌与重庆潼南区政府、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等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则在品种试验、机械化生产、精深加工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其中,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依托北方春油菜专家工作站,引进抗逆品种“华油杂62R”,通过智能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将北方春油菜亩产提升至240公斤,较当地传统品种增产40%。
在加工环节,大会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破解产业链条短的瓶颈。长安花粮油股份有限公司与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合作,开发出冷榨高油酸油菜籽油,其维生素E含量达65mg/100g,油酸含量超75%;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通过“汉油 14”品种权交易,带动当地德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年加工能力5万吨的生产线,实现了从“一粒籽”到“一滴油”的全链条增值。
站在新起点,杨凌以秦创原农业板块为总抓手,持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打造“种业硅谷”与“一带一路”农业合作高地,为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推动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5月8日,让我们一起相约农科城杨凌,共享油菜盛宴!
油菜科技大会专题报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