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张彦兵:一颗匠心,一种坚持,让吴堡手工空心挂面“活”出筋道

2025-04-28 19:38:59    曹育毓

“做人做事,坚持二字最要紧。只要心里装着这两个字,再难的事都能干成!”张彦兵说,在制作挂面这件事情上,他坚持了二十五年,并乐在其中。

张彦兵出身于挂面制作世家,对挂面有着深厚的情感,2000年,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对吴堡手工空心挂面制作技艺的精彩呈现,吸引他毅然决然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挂面匠。一把面粉、一个面罩、一件白大褂,他开始了与挂面“死磕”的日子。

“品质是挂面的生命线”

凌晨三点的陕北高原,吴堡县张家山镇高家塄村还沉睡在浓墨般的夜色里。47岁的张彦兵披上粗布工装,灶房里透出的昏黄灯光,将他的身影投射在斑驳的土窑墙上。这样的场景,已在这片黄土地上重复了二十多个春秋。

“面是有灵性的。”揉着醒发六次的面团,张彦兵灵活的手掌起落翻飞。吴堡手工空心挂面的十二道古法工序如同刻在他骨子里的密码:破条时手腕的巧劲,搓大条时腰腹的力道,上大架时对温湿度的把控....

“咱做的面,是给大家吃进肚子里的,容不得一点马虎。”张彦兵说。经他制作的手工挂面,筋道爽口、粗细均匀,收获了顾客满满的信任。

同行们都说这个陕北汉子有股“轴劲儿”。为了选取最优质的面粉作为原料,张彦兵跑遍周边的市场,硬给面粉办了一场“选秀”。五种精挑细选的面粉摆在案头,张彦兵却摇头:“光看数据不行,得让舌头说话。”于是,作坊里多了项新“规矩”,每种面粉都要做成挂面,请乡亲们和顾客“盲测”品评,最终胜出的那一款,从此就成了制作挂面雷打不动的“当家花旦”。

在张彦兵看来,最好的挂面品质从来不在宣传单上,而在食客碗中那缕蒸腾的热气里。这么多年来,任凭市场涨涨跌跌,他始终守着良心定价;宁可增加成本,也坚决弃用“挂面头”,只为保证每一根面条的绝佳口感。

这种近乎执拗地坚持,源自张家三代制面世家的传承。张彦兵至今仍清晰记得,祖父在揉面时总爱念叨:“做人要实诚,做面要诚信”。多年来,他把这句话深深刻在心里,成为指引挂面制作每一道工序的明灯。

二十多年的晨昏颠倒,这个高中毕业的庄稼汉在面粉与山泉水的交响中,谱写出年产300多吨的致富故事。

“每个难题都可能是创新点”

提起三伏天制作挂面,吴堡县的老手艺人们直言“根本做不了”。由于室外温度、湿度高,挂面挂不住、不成形,需加入大量食用盐辅助加工,导致挂面偏咸,还不利于健康。面对几代人无法解决的难题,张彦兵下定决心勇闯技术“无人区”,开启给挂面“减盐”之路。

张彦兵回忆,每天他至少要试验两袋面粉,反复用秤精准调整盐和水的配比,并记录下每一次细微的变化。

用了半年多时间,消耗掉数十袋面粉之后,当第一把“低盐空心挂面”在盛夏的烈日下完美成型时,张彦兵笑了——他终于打破了挂面制作“靠天吃饭”的宿命。

就在攻克“减盐”难题不久,新的挑战又接踵而至。由于手工制作的特性使得挂面成品粗细不一,难以满足消费者对极致口感的追求。经过分析,张彦兵发现关键就是调整和面时的力度,以及搓条、拉伸的手法。无数次尝试后,他制作出的空心挂面又细又均匀,最细得能轻松穿过缝衣针的细孔。

此外,他还在纯小麦面粉的基础上,融入菠菜、艾草、藜麦等天然食材,研发出近20种“新潮”挂面,让古老手艺焕发新生。

谈起多年来的创新之路历程,张彦兵很动情:“手艺人的使命,就是让老传统活出新滋味。”如今,张彦兵不仅让吴堡手工空心挂面走出陕北,更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

“让千年挂面技艺‘抻’出新长度”

2015年,张彦兵被评为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知道落在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为了帮助大家提高技能水平,他积极当起了科技特派员,为乡亲们提供技术指导,定期前往挂面厂和作坊进行培训,实现了学习与应用的融合,收效甚佳。

不仅如此,他还借助省级、国家级劳务品牌展示平台以及媒体采访,广泛宣传挂面文化与特色,展示产品魅力。与此同时,他参与制定《吴堡手工空心挂面产品加工标准》,解决了手工制作挂面粗细不均、成品较粗的问题,推动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在做好技术创新工作的同时,我也越来越感到自己有责任培养更多新人。只有大家的技术素养都提高了,挂面的传承发展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张彦兵说。

“张老师的课像做挂面,要醒六遍。”徒弟尚振艳记得,师傅总把老话头揉进教学:讲温控必提“三伏晒面不过午”,醒面时盯着钟表念叨“多一分太黏,少一分没劲”。这套“土方子+新标准”的配方,让240多名农民端稳了“挂面饭碗”。

近几年时间,他教过的学生超过1000人,带动近3000人投身挂面制作和营销工作。

而让张彦兵最骄傲的是,其中30多人已成长为行业内的优秀技能人才,这些人才分布在挂面生产企业的核心岗位,为提升挂面制作技能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推动了挂面制作行业的人才培养与技术传承。

“挂面给我找到了建功立业、成长成才的舞台,每一次创新成功、每一个荣耀时刻,都是我再出发的新起点。”着眼当下,张彦兵的话语很实在:“只有把每根挂面都做出品质,才能让这门老手艺真正传下去,我要带着乡亲们把‘金丝面’做成致富面,让家家户户都能尝到这份传承的甜头。”

据悉,张彦兵先后荣获“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第七届道德模范提名奖”“吴堡县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并于2022年第四季度登上“陕西好人榜”。就在今年,他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岁月流转,张彦兵不仅让青春时的梦想照进了现实,更承担起守护挂面的使命。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编辑:张慧慧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