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3

西农科研团队:小麦田间课堂让永寿群众学科技

2025-04-30 15:13:27   

“今年春旱严重,你们的小麦怎么长得这么壮?”4月26日清早,陕西省永寿县御驾宫村的30多位群众看着试验田里一片青壮的麦浪与自家略显稀疏的麦田形成鲜明对比,共同发出疑问。

这一幕情景就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简称西农)旱地土壤培肥与高效施肥科研团队师生组织的2025年第一个“田间观摩日”活动的一个缩影。

2008年以来,该团队围绕黄土高原人体锌硒营养缺乏引发的大骨节病、儿童发育不良等问题,在永寿县马坊镇养马庄村开展作物锌硒营养强化研究。2012年,团队根据科研工作需求,同时也为了传承老一辈开拓者的科学家精神,就将试验基地搬迁至李生秀教授的家乡、同属马坊镇的御驾宫村。2023年6月,以团队试验基地为核心,我校陕西永寿小麦科技小院挂牌成立,此后每年团队都要组织“田间观摩日”活动,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学习农业科技新知识。

“是因为我们把抗旱品种与精准施肥技术相组合,才提高了小麦的抗旱能力。”“种植绿肥、秸秆还田、施肥有机肥,会提升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提高土壤蓄水保肥、供水供肥能力,小麦肯定会长得好。”在麦田里,团队师生张达斌、张义涵等人给村民们详细作介绍。

在科技小院的展板前,缺硒导致的大骨节病吸引了老乡们的注意,小院的惠静老师细心讲解小麦缺硒的原因,宣传小麦锌硒营养强化技术,科普食用富硒小麦,促进儿童骨骼发育,预防大骨节病发病率营养知识。刘金山老师告诉大家,以有机肥替代化肥,能改良土壤结构,活化土壤磷素,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还能改善小麦营养进而促进人的饮食健康。

“昨天他们团队的宋文斌、方佳创同学用无人机为咱们村义务喷肥100余亩。”村党支部书记张百祥说,今天又办观摩让我们学到了新知识,见到了新技术。村党支部副书记张下定告诉众人:“大家一定要把老师们传授的知识和技术,记在心里、用到田里,生产出高产优质的小麦”。老乡李锋接着说:“明年种小麦一定要问老师们,该种什么品种、该施什么肥了。”

当天,西农“旱地土壤培肥与科学施肥科研创新团队”被授予第十二届“陕西好青年集体”荣誉称号。团队领头人、党支部书记王朝辉教授鼓励师生们继续努力:“我们不仅把科学试验做到农户田里,还要把新知识、新技术传到农户心里,让新知识和新技术成为粮食增产、农户增收、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

通讯员:冉雅宁 刘晨瑞 朱怡冉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陕ICP备13005735号-1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29-87031703 www.nkb.com.cn